第五件 扩大优质养老助残服务供给,增设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处,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30处,完成适老化改造1万户以上,新增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享受助餐优惠老年人2万人以上;建成助残业务联办平台,实现19个惠残事项“集成办”“极简办”。
扩大优质养老助残服务供给,是民生保障事项的重要方面。
2025年,本市拟通过增设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提升社区层面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等进一步健全完善本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本市计划增设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处。将在每个区市增设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原则上由公办或五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运营,在承担兜底保障职能基础上,加强专业化建设,拓展和强化“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人才培训”等服务功能,加快布局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四级城乡养老服务网络。
今年还计划新建或改扩建30处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将以提升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为主线,探索构建集科普宣传、前期预防、延缓康复、集中照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失智照护服务支持网络,强化社区养老设施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供给,规范设置护理型床位,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治疗、营养护理等专业化养老服务,为照护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减轻家庭照护压力,提高失智老年人专业化康复护理和日常生活照料水平。
完成适老化改造1万户以上的目标也被提上日程。聚焦“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六方面目标,面向有需求的青岛市户籍老年人,通过设施改造安装、老年用品配置等方式,计划对1万户以上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并予以补贴支持,进一步提升全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
本市还计划新增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将重点关注失能、失智等刚需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等居家上门服务,将专业化养老服务送到更多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周边。
老年人助餐优惠方面,今年将围绕助餐服务“可感受”“可持续”下功夫,推动建立稳定成熟的长效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社区养老设施、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学校等场地,积极整合物业服务企业、社会餐饮企业等资源,做到共建共享、高效利用,推动助餐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因地制宜推广“市场化运营”“党组织领办”“多方资源参与”等多元模式,开展“物业企业+助餐”“餐饮机构+助餐”“养老机构+助餐”等助餐业态,为失能、高龄等出行不便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此外,助残业务联办平台建设方面,其建成上线运行后,不仅能在促进残疾人工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方面提供应用支撑,而且还能在极大提升残疾人办事便捷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残联工作人员“帮办代办”服务能力,提高工作质效。申请人通过“一个表单、一套材料、一键提交”,可在社会救助、就业帮扶等方面的19个惠残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次办好、一网通办”。预计年度服务残疾人可达1万余名。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孙兆慧 陈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