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1.山东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2月5日是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集结号,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讲话中指出,要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扎实推进省委确定今年重点实施的92项改革任务,确保年内完成既定目标。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10项重点改革:
一是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分类推进市场化运作,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改革。二是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动兼并重组、减量提质。三是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健全新能源供给体系、新能源消纳体系、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体系,加快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重组整合,完善内控体系,健全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评价体系,切实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五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做到工作推进一体谋划、资源要素一体配置、创新主体一体融通、政策保障一体发力,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六是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建立协同联动“共推”机制、科创资源“共享”机制、产业体系“共建”机制、基础设施“共联”机制。七是深化城乡融合机制改革,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创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可持续的城市更新,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八是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在高水平贸易自由制度、高水平投资便利制度、高水平数据流动制度、高标准“边境后”管理制度上加力创新,努力推出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九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土地要素高效协同、资本要素多元供给、技术要素加快转化、数据要素创新利用,推动要素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十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提升市场准入、审批服务、监管检查、政策兑现等水平,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提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山东既要保证“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也要为“十五五”蓄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山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承担起“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就显得尤其重要。
2.山东30条新举措促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2月8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推动山东省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围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文娱旅游、养老托育等方面,推出30条具体措施促进全省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若干措施》主要分为十个部分。其中,餐饮住宿消费方面,提出提升鲁菜全国影响力,举办“齐鲁美食节”“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发展特色小吃产业,实施“乐宿山东”提升行动,到2027年底,全省食品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星级饭店和五星级饭店分别达到650家、55家;家政服务供给方面,提出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推广家政领域智能设备,到2027年底培育不少于30家“潮享新家政”体验中心;养老托育消费方面,提出健全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建设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推动养老托育产业发展;创新文娱旅游消费方面,提出加速发展文娱产业,丰富城乡旅游资源,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体育消费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激发冰雪、户外等新型体育项目消费潜力;教育服务和居住服务消费方面,提出升级教育服务,推广“在线教育”,在物业服务、住房租赁、中介服务等领域,培育品质居住服务企业。
提示: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消费大省,始终高度重视服务消费,2024年全省餐饮收入增长7.7%,全年接待游客超9亿人次,旅游收入破万亿。但是对比先进省份,山东还存在服务消费占比偏低、高质量供给不足、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山东首次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抢抓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机遇,打造提振消费新引擎新动力。
3.2025年山东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将达94%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今年山东将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标识、数据、安全”功能体系和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普及提升”全流程服务,围绕产业链强化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转型改造,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实现链上企业高效协同。
按照规划,2025年山东将推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较去年提升2-3个百分点,达94%左右,培育省级重点平台50家左右,遴选实施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50个以上,推动两化融合水平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年度评价和遴选培育工作,探索开展平台分类分级试点,发挥“6+40+N”平台资源优势,精准赋能行业和领域数字化转型。
今年山东还将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档立卡”,优化“一企一档”“一项一档”清单式、常态化精准服务机制,在评估诊断、人才培训、免费体验、供需对接等环节强化服务,对于实施成效好的项目支持申报省级、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
提示:规上工业是山东工业经济的主体和基石。2024年1—11月,山东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领跑全国。
4.山东开展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工作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面向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门类领域的细分行业,以“一行业一模型”为目标,山东将推动在行业细分领域打造特色适用大模型,逐步实现大模型产品在重点行业全覆盖。
为推动大模型技术与特色优势工业行业深度融合,山东将组织开展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鼓励以“产学研用”等合作形式,加快多模态数据融合、工业知识库(垂域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安全可信交互、大模型轻量化部署等共性技术攻关,培育形成支撑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大模型产品体系。同时,引导符合条件的大模型产品积极参与国家级评测认证,增强大模型产品行业认可度与公信力,加大行业大模型产品推广应用,深度拓展应用场景,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组织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重点评估大模型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技术可行性、应用推广潜力等,确定符合条件的揭榜项目及承担单位,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
种昂经济观察报记者
山东新闻中心主任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