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作为维系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发挥出关键作用,电力设备运维和供应保障落实到位,折射出全国文旅市场活力十足、能源保供科学精准。
吃春饼、赏非遗、登高望远、赏花纳福……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能源报》记者走访全国多地,在一场场年味足、氛围浓的文旅活动中感受新春佳节的烟火气。其间,电力作为维系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发挥出关键作用,电力设备运维和供应保障落实到位,折射出全国文旅市场活力十足、能源保供科学精准。
灯笼灯饰点亮佳节
在北京,重点景区张灯结彩,五彩斑斓的花灯将年味“拉满”。长安街及沿线连同北京市城六区的春节灯笼灯饰,成为春节假期的靓丽风景。经过前期“体检”、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长安街上的242套大红灯笼、东西延长线单弧路灯上的862套中国结和北海大桥地区的100套串灯于北方小年夜正式进入“春节模式”,长安街“披红”迎新春。
“灯笼灯饰是悬挂设备,遇到大风和极端天气时,特巡人数和频次都会翻倍,确保灯笼灯饰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春节景观布置保障团队杨文超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据了解,这些大红灯笼每个都重达10多公斤,加上延长线悬挂的中国结,总重量超过15公斤,每安装一个组合需要4个人合力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灯笼都沿用了往年“旧物”,由PETG材质制作而成,彰显节约环保理念。
“PETG这种材质牢固且不易磨损,能够耐受低温,非常适合在北京使用。悬挂前,我们要对每个灯笼灯饰做全面‘体检’,检查表面及配件是否破损,还要擦拭清洁、接电试灯等,确保它和中国结完好。”长安街春节景观布置工作负责人宋云龙介绍。
以“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为代表的春节布置,只是首都年味呈现的一个缩影。春节期间,北京市推出近万场文化活动,其中丰台园博园的“2025年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再次刷新京城灯会史上场地规模之最;海淀圆明园的新春游园会,通过主题线路串联起包含科技互动、古风妆造等在内的9大类集市……
针对各类活动密集、范围广、点位多和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国网北京电力提前充分摸排旅游景点、购物商圈、节庆活动场所、农村地区等用电设备情况,预测热点区域用电负荷增长趋势,及时开展变压器分换装等工作。同时,与客户建立服务保障和应急响应机制,主动开展延伸服务,对客户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据了解,从1月21日起,国网北京电力就全面进入春节供电保障运转模式,两级指挥中心24小时协同高效运转,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平稳有序开展。为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该公司在北京全市部署应急救援队伍23支360人,配电抢修人员2137人,以及中压发电车15台套、低压发电车120台套、小型发电机320台,随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我们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情况和电网负荷走势,动态研判供需形势,强化电网设备运行监测,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国网北京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处处长刘辉说。
让鲜花在新春绽放
走进北方地区最大花卉流通中心——河北保定高碑店市首衡花卉博览园,蝴蝶兰、银柳、金桔等千余种年宵花含苞待放,一派生机盎然。园区销售花卉品种有2000余种,销售区域覆盖北京、天津、沈阳等北方60多个地区,年交易额超3亿元。
《中国能源报》记者与国网高碑店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王国栋、于国安同行,体验了一次园区“电力安保”工作。“对配电箱等供电设施进行测温检查是例行工作。”他们一边查看冷库的自动控温设备运行情况,一边介绍,“我们定期协助园区做好电能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查,配电设备和用电设施安全马虎不得。”
“温棚内空气潮湿,极易存在线路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风险,日常灌溉时一定要注意避开用电线路、开关这些地方。”王国栋一边向商户发放安全用电手册,一边详细讲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园区负责人白志刚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盆栽花生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我们一般将温棚温度设置到23℃到25℃,这样可以保持花卉呈半苞状态。3.5万平方米温棚里的270多台暖风机必须保持全时段全量运行。”
据了解,鲜切花价格较盆栽花昂贵,保鲜温度更加苛刻,园区专门准备8个冷库,温度设定至2℃—5℃,用于鲜切花夜间存储。为满足园区高可靠用电需求,国网高碑店市供电公司建立“一对一”联络服务机制,组织员工应用红外测温、无人机、超声局放等技术手段,对园区所涉10千伏姜庄551专用线路和5台专用变压器加强特巡特护,并定期对温棚内20余个配电箱进行全面“体检问诊”。
电力护航,年宵花正俏,购销两旺的首衡花卉博览园香气弥漫、人头攒动,年味儿十足。
揭开泰山夜晚的独特魅力
“又好玩又管用!”“科技感满满!”春节假期,山东泰山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机器人助登山”的景区新服务火爆“朋友圈”。坐落于泰山之巅的山东省内海拔最高电力服务站——岱顶智慧供电服务站,常年守护泰山的光亮与温暖。
1月以来,为应对春节期间络绎不绝的登泰山游客,岱顶智慧供电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们提前开展线路设备巡视,走访服务岱顶客户,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泰山上的电力线路深藏于山谷和偏僻的山崖上,自山脚直达中天门,而后走入地下,上到岱顶,成为泰山索道、宾馆、转播台以及景区其他用户用电的保障。1月22日,岱顶智慧供电服务站的王子鸽、周涛、冯振就开始了巡检10千伏岱顶线的工作。
“山上道路冬季尤为湿滑,请大家务必小心!”周涛提醒道。巡视线路时最险要的路段非南天门下的悬崖莫属,大家需要依靠粗壮的排水管道和铁链,沿着梯子面朝石壁,手脚并用,小心翼翼攀爬。
经过两个小时特别巡视,他们没有停歇,紧接着前往泰山索道、天街的商户等地,走访用电客户。“山上冬季气温低,用电负荷增加,遇到任何用电难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立即处理!”王子鸽耐心叮嘱天街商户。
近年来,国网泰安供电公司积极与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工程。泰山景区内的27个驻山单位和405家沿街商户已全面淘汰煤气罐和燃气炉灶,实现“以电代气”和“以电代油”,有效降低了使用明火或易燃材料引发的火灾风险。
“为测试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开展了政企联动的防山火演练,为春节期间电力保障进行了实战演练。”泰山景区供电所所长李佩介绍。
北方小年夜当晚,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泰山中天门的10千伏中尊线进行模拟演练。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火情后,迅速通知中天门管理区和消防支队,并立即启动泰山山火电力保供应急预案,随即成立10千伏中尊线联合保电工作组,多方联动响应,确保配电设备的防火应急处置,为扑救山火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很多游客选择夜爬泰山,现在我们的登山路径更加明亮,安全性也得到显著提升。”李佩说。随着夜幕降临,从泰山红门到山顶区域,长达13000米的登山道路瞬间点亮,这里已成为国内少数几个24小时开放且实施亮化工程的山岳型景区之一。在稳定电力的支持下,泰山的盘山道路不仅被灯光照亮,游客的登山之路也变得清晰可见,揭开泰山夜晚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国首个近零碳的5A级景区,泰山山火防控不容有失,景区连续两年进山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用电量首破1600万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1.57倍,2024年全年零停电。春节期间,山东电网用电最高负荷7712万千瓦(初七午峰),同比增长17%;全网用电量累计11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为保障山东省电力供应平稳可靠,全省1666个抢修站安排值班人员13100人次、值班车辆5084车次,通过配网全景监测平台实时监测配电线路和台区运行情况。
“电”亮新春,光明前行。从城市到乡村,再到春节文化活动现场、景区,神州大地亮堂堂、红彤彤,蛇年新篇章在一片温暖中悄然开启。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 苏南 董梓童 渠沛然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