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气温骤降,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城市,一场大风雪即将来临。

刚一上班,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民法院宁东人民法庭庭长邓双便招呼法官助理李鹏:“准备一下材料,我们到企业去调解案子,争取今天把问题彻底解决。”

不到半个小时,邓双等人便身穿制服、携带案卷、手提国徽来到了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


图为宁东法庭庭长邓双(中)巡回审判两家企业的矛盾纠纷。

这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五,临近年关,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内依然忙碌。“眼看就要过年了,为了让你们安心过年,我们就把法庭‘搬’到了你们公司,给案件争取个最优解。”邓双握了握公司代理人的手,简单地说明了来意。

“这正是企业资金流转最紧张的时候,案件纠纷悬而未决给公司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挑战,晚解决一天就要多承担一天的损失!”原告宁夏某建筑公司代理人也适时赶到,一上来就向邓双倾诉企业的焦虑和困苦。

2023年7月,宁夏某建筑公司与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顺利完工。在2024年7月办理了完工手续并通过初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7月中旬,一场特大暴雨突然来袭,将宁夏某建筑公司已完工的部分工程冲毁。看着还未验收完毕就被毁损的工程,两家企业都傻了眼。

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无法验收的工程按什么标准支付工程款?维修工程的费用该由谁来出?

由此产生的一连串问题,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两家企业之间,打破了双方原本和谐的合作关系。

宁夏某建筑公司向宁东法庭起诉后,邓双认真研判案情,多次与双方电话沟通,发现两家企业对事故性质认定、工程款支付期限、维修责任分配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但双方合作基础良好,本案具有较大的调解可能性,便决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在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的会议室内,一场巡回审判的调解工作就此展开。

“我们认可工程已经完工,但没有通过验收,确实没有办法支付工程款。”

“可我们也没想到会突然来场暴雨啊!”

调解现场,被告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认为工程未验收出现的问题应由承包方来承担责任,要求原告宁夏某建筑公司先将工程维修好再进行重新验收。宁夏某建筑公司则主张工作已经完成且是合格的,因意外事故产生的额外维修费用应该由发包方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承担。

天气灾害导致的意外事故难以提前预知,双方也没有明确约定出现这种情况应由哪方承担责任,因此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为大家寻求一个公正合理且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让你们的矛盾在春节前化解,争取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明年打个好基础。”邓双认真倾听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后,摆了摆手示意两家企业代理人先听她说。

两家企业的代理人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邓双继续说道:“你们两家都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里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信誉也都不错,从法律角度、长远发展来看,共同承担维修费用是将这场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最佳办法。”

邓双围绕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对双方企业释法析理,一步步引导两家企业在对立中寻求共识。

随着调解的深入,两家企业的代理人态度逐渐缓和,双方的分歧也逐步化解。双方均表示愿意共同承担维修费用,确保在这场“意外”中依然能够互利共赢。

最终,两家企业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约定由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承担66%的维修费用,宁夏某建筑公司承担34%的维修费用,工程款按照维修后的验收情况进行结算。

“我们春节后就开工,预计一个月维修完成,到时候我们双方好好配合,尽快完成验收。”宁夏某建筑公司负责人签下调解协议后,握着对方负责人的手说道。

“我们也会紧盯流程,让你们准时拿到工程款。”两家企业负责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宁夏某科技发展公司的会议室内其乐融融。

宁东法庭以小法庭服务大战略、护航大发展、保障大民生,构建“法庭﹢产业链”护航发展模式,将司法的温暖和力度传递到企业,更将节前的安心与司法保障输送到每一名企业人的心间……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马荣 文/图

编辑:王贺 |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