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包裹堆积如山,美国的海关被堵得水泄不通,特朗普终于后悔了,下令暂停了对中国小额包裹征税的政令。美国邮政局的教训足以说明,特朗普这招对中国行不通。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实施对中国小额包裹征收关税的政策。这距离他签署此项政令仅仅过去48小时。美联社报道称,特朗普此举,是为了给美国商务部更多的时间来规划,如何处理积压在美国边境的数百万个包裹。
尽管这项政令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造成的混乱却不小。路透社报道称,海关检查人员、快递服务人员以及线上零售商,都陷入了混乱之中。一些已经在运输途中的包裹抵达美国后,因未能缴纳关税而滞留,在国际机场堆积如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政令实施后,数千万包裹需要向海关申报,提供具体信息,并且缴纳关税,才能入境美国。这个过程不仅消耗更多的时间,途中产生的费用,也将大幅增加,程序也变得极其复杂。
堆积的电商包裹
此外,特朗普的命令来得太过于突然,商家需要提交什么资料、向谁提交资料、资料由谁审核、收费标准如何制定,收费部门如何执行等一系列问题无人解答。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目前还未能建立“适当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这是导致这项政令“夭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特朗普虽然有执行力,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现实情况,美国政府部门与企业需要沟通,政府内部的整体运作也需要时间适应。许多航运专家和律师警告,由于缺乏配套的系统和程序,突如其来的改变,将使海关检查不堪重负。
前两天,美国邮政局当了一回“急先锋”。特朗普政令刚公布,美国邮政局就立马追随,暂停接收中国包裹,结果还没过24小时,又恢复接收,在国际社会上闹了一个“大笑话”。
亚马逊的快递包裹
这足以充分说明,美国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脱节的。当然,就算特朗普力排众议,坚持实施这项政令,可能效果也不大,因为这招对中国根本使不通。
一方面,在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税后,中国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这种对等反制削弱了美国单边施压的效果。
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已在美国建立本土仓库和配送中心,部分绕开直接征税环节。即使免税取消,其成本优势仍可通过优化物流来维持。特朗普如果想通过这一招,帮助美国制造业,那可是大错特错。
中国电商销售额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中国小包裹商品性价比高,即便加税也难以被替代。美国消费者长期形成的购买习惯和平台粘性,使得需求难以被政策轻易扭转。
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本质上是美国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体现,而中国通过反制措施、供应链调整和市场优势,有效对冲了美方压力。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反而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化供应链中的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