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越边境战争,一名年轻的班长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当他的遗体被抬上运尸车,却两次滑落下来。路过的护士郑英上前帮忙,猛然发现这位年轻的班长遗体尚有温热,双眼也已经睁开,赶忙大喊:“他还活着!”
这位年轻的班长名叫李陶雄,1961年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李陶雄从小就对当兵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在他20岁的时候,毅然报名参军,成为广西独立师的一名战士。
由于表现出色,李陶雄入伍没多久就被提拔为班长,还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84年,中越边境再度燃起战火,李陶雄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攻占茅山的任务。在攻占7号高地的战斗中,李陶雄带领尖刀班深入敌后,一边排雷一边向着目标前进。
到了距离7号高地最近的那吞村后,指挥所根据高地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偷袭的战术。李陶雄主动请缨前去侦察地形,他伪装成一名普通农民,跟着当地人潜入阵地送饭,将敌人的部署牢牢记在了心中。
根据李陶雄提供的情报,战斗开始后,敌人的部署很快就被打乱。由于李陶雄提前就让战士们挖好了猫耳洞,因此面对敌人的炮击,战士们成功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
就这样整整打了九天的时间,7号高地终于被拿下,结果敌人忽然展开了疯狂的反击,对高地开始进行地毯式轰炸。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李陶雄不幸被炮弹击中,当战友们将他拖下来的时候,李陶雄已经奄奄一息。
战士们七手八脚将李陶雄抬到后方医院,医生看到李陶雄的状态,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尽全力进行抢救。几个小时后,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宣告李陶雄牺牲。
悲痛欲绝的战友们含泪将李陶雄的遗体抬到车上,结果还没来得及关车门,遗体就滑了下来,众人赶忙再次将遗体抬上车,结果和上一次一样,遗体又滑了下来。
此时恰好一位名叫郑英的护士路过,上前主动帮忙,当她摸到李陶雄的遗体时,发现身体还有些温热,再看李陶雄的眼睛也睁开了。郑英赶忙叫停众人,让大家将李陶雄又抬回了急救室。
在输了2500cc的血后,李陶雄的心脏终于恢复了跳动,上级当即指示用飞机将李陶雄送往南宁继续治疗。在整整昏迷了78天后,李陶雄终于苏醒了过来。
当时李陶雄双眼视力严重受损,身体里还有100多块大小不一的弹片,更为严重的是,李陶雄的左腿面临截肢的风险。在李陶雄的坚持要求下,医生不打麻药给他做了手术,终于保住了他的左腿。
在医院休养了两年多时间,李陶雄带着100多块无法取出的弹片回到了家乡。父母见到李陶雄之后都大吃一惊,原来在他养伤期间,部队已经给他家发了烈士证和二等功的荣誉证书,李陶雄的父亲甚至还去烈士陵园祭拜过他。
李陶雄“死而复生”之后,除了和病痛作斗争以外,还积极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受伤的老兵们要保持乐观,激励更多的青年人珍惜和平、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