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爹当年为了个朋友,连自己的铁饭碗都不要了,你说他图个啥?”
娘一边用木勺搅着锅里的小米粥,一边叹气,眼神里透着说不清的复杂。
我放下手里剥了一半的花生,心里咯噔了一下,随口问了句:“那他后悔过吗?”
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娘停下了手,叹了口气没回我,转身出去了。
我看着娘的背影,心里突然有点难受。
这事儿,得从1978年说起。
我爹那年刚当上生产队长不久。
说是队长,其实就是个管事儿的,没多大权利,但在村里人眼里,那算是一份能抬头挺胸的活儿了。
我们村叫青石村,村里人多地少,光姓氏就有四五个。刘家、赵家、贺家,谁也不服谁,平日里磕磕碰碰的事儿不少。
我爹性子刚,做事公道,不偏不倚,这才被推上了生产队长的位置。
不过,我爹这人嘴硬心软,村里人都知道他对朋友够意思。
他最好的朋友叫志山。
志山是我爹的发小,两个人从小一块儿长大,挨过饿、流过血,感情深得跟一家人似的。
志山家里穷,父母走得早,就剩他一个人,靠着村里的帮衬才勉强长大。
不过,他人实在,干活又拼命,村里人都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十好几了,媳妇还没个影儿。
有人说他命苦,也有人说他家穷,娶不起媳妇。
志山自己倒是没说啥,反而乐呵呵地安慰别人:“光棍汉吃饱全家不饿,娶媳妇还得花钱养着,累得慌。”
但我知道,他心里不是不想成个家。
机会来了,是在砖厂。
我们邻村有个砖瓦厂,村里人忙完地里的活儿都会去那儿挣点零花钱,志山也不例外。
那年,他在砖厂认识了芳梅。
芳梅是邻村的寡妇,带着两个女儿过日子。
听说她丈夫几年前在工地出了意外,一家子塌了顶梁柱,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我爹后来跟我说,志山第一次见芳梅的时候,就特意多看了一眼。
芳梅那时候正在拉砖,瘦瘦小小的一个人,额头上全是汗。
志山看不过去,就跑过去帮了把手。
两个人就这么搭上了话。
后来,志山跟我爹提起这事儿的时候,脸红得跟个大姑娘似的,说:“老尚,我可能是真喜欢上她了。”
我爹哈哈一笑:“你行啊!终于开窍了。”
可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芳梅家里不同意,说志山家穷,带不来好日子。
志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跑我爹家喝闷酒。
我爹看他愁得直抓头,心一软,第二天就跑去芳梅家,拉着村干部说了半天。
我不知道我爹那天说了啥,但事情成了。
芳梅带着两个孩子嫁到了我们村。
志山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天天乐呵呵的。
可这劲头没过多久,麻烦又来了。
芳梅怀孕了。
这原本是个好消息,可计划生育那几年抓得紧,芳梅之前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这一怀孕,就成了村里的焦点。
有人眼红志山,觉得他日子熬出头了,心里不舒坦,直接举报了芳梅超生。
那天晚上,我爹正坐在炕头上抽烟,志山一头冲进来,脸上全是恳求:“老尚,这孩子不能没了!你得帮我!”
我爹愣了一下,叹了口气:“行,你放心,我肯定帮你。”
可这话说得轻松,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第二天,计划生育的人就来了,说要把芳梅带走。
志山急了,堵在村口不让人进,我爹看不过,拉着人去村委会理论。
这一理论就是一下午,结果什么都没争下来。
晚上,公社直接下了文书,说我爹阻挠工作,不服从管理,开除他的队长职务。
我娘听说后,气得直掉眼泪:“你傻啊!这是咱家靠着吃饭的活儿,你为了别人,连自己家都不管了?”
可我爹只说了一句:“志山是我兄弟。”
为了躲开那些盯着的干部,我爹托了亲戚,把芳梅送到了外地养胎。
志山那段时间跟着我爹忙前忙后,心里感激得不行,说:“老尚,我这辈子欠你的,来世还!”
孩子最后平安生下来,是个男娃,志山高兴得像个孩子,抱着酒坛子在村里转了一圈。
可谁也没想到,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又生出了事端。
冬天,志山跟村里人去外地做活,路上出了车祸,三个人当场没了,志山是其中一个。
那消息传回来,芳梅当场晕了过去,孩子才刚满百天,就没了爹。
村里人都说这女人命苦,可芳梅自己咬着牙,硬是扛了下来。
我爹听说后,第二天就跑去芳梅家,把她接回了自己家:“你带着孩子住我这儿,有啥事,我来扛。”
芳梅红着眼睛说:“尚哥,这不是你的责任……”
我爹摆摆手:“别说那些没用的,你孩子就是我孩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志山的儿子志成长大了,跟着我爹学会了写账、算账,还当上了村里的书记。
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性子像他亲爹,可处事却像我爹,公道又干练。
我爹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儿了。
我和弟弟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数少,家里全靠志成照顾。
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比亲儿子还亲。”
我心里不是不愧疚,可每次回去,志成总是笑着说:“哥,你们放心,爹有我呢。”
有一次我问我爹:“你当年为了志山,连铁饭碗都丢了,你后悔过吗?”
他抬起头,笑了笑:“饭碗能换,兄弟只有一个。”
这话我记了一辈子。
去年冬天,我爹走了。
出殡那天,志成跪在灵前,磕了三个响头,满脸泪水。
他站起来的时候,声音哽咽:“爹,您放心,我一定把这个家看好!”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爹没有后悔过。
他护住了一个朋友,也护住了一个家。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选择,成了我们家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