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当中,或许只有中美两国的关系能牵动地球上几乎所有人的心弦。

特别是2025年,对华强硬的特朗普“王者归来”,上演“入驻白宫梅开二度”的戏码时,中美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以及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军事对抗的可能性,更是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特朗普的上台引发美国民粹浪潮)

当前美国国内环境日趋民粹化,民众对于外来威胁的感知愈发敏感,对维护国家利益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种氛围下,任何微小的动静都可能被放大,进而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美国国内有众多声音警告称,当前的中美关系已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甚至有人预测,一旦中美爆发冲突,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采取全面轰炸等极端行动。


(美国空军可能全面轰炸中国吗?)

而这样的声音,其实早在特朗普尚未回归白宫就已经喧嚣尘上。

2023年离世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在生前针对这种紧张局势表示担忧,他认为在这种民粹化的影响下,“中美关系正走到悬崖边上”,并呼吁美国对中国保持冷静与克制,以避免将两国关系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美国国内的民粹势力

美国国内的民粹势力,或许要从特朗普第一次上台开始说起。

2016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成功逆袭,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45任总统。

而他在选战中使用的策略,可以说是对民主党“身份政治”的一种全新颠覆。


(特朗普)

民主党为了争取选民支持,频繁利用少数族裔、LGBT群体和政治正确等议题来营造自己的基本盘,并以此为标准,忽视其他人群的意见,试图强行主导整个美国社会。

为了对付民主党,特朗普则选择了类似的策略,但他的目标群体是那些持保守右翼价值观的“红脖子”人群,特别是中产阶级以下的蓝领工人。

这些人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他们的利益被忽视和剥夺,急需一位能站出来为他们发声的领袖。


(美国工人是特朗普的铁票仓)

因此特朗普通过不断强调“美国优先”,要求保护本土产业和就业,对外采取强硬立场,赢得了这部分红脖子选民的支持,从而快速入主白宫。

不过与民主党类似,特朗普在稳固这部分基本盘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他人群的利益,导致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美国民众也被进一步撕裂,开始日趋民粹,内外政策也走向了短视。


(美国国内日趋民粹)

尤其是在全球化方面,一系列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政策出台,直接导致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一度面临被孤立的困境,同时也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极度恶化。

例如,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他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同时几次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经济动荡。


(美国社会的民粹化,特朗普功不可没)

而即使到了2021年,特朗普被拜登击败,无缘连任总统,美国国内的民粹化倾向和中美对抗依旧在延续,甚至出现了所谓“美国要全面轰炸中国”的声音。

这也让老国务卿基辛格生前一度忧心忡忡,说出了“中美关系正走到悬崖边上”这样的话语。


(基辛格)

战争爆发?

那么现在特朗普已经王者归来,美国的民粹化更是呈现出了不可逆的倾向。

在这样的民粹推动下,中美真的可能会爆发战争吗?美国真的会全面轰炸中国吗?

答案其实并不确定。


(美国未必敢动用空军轰炸中国)

一方面,虽然美国目前对内对外政策深受底层民粹的影响,但政治与战争毕竟不是一件儿戏

平民可以在看完一部战争电影后热血上涌,立马在社交网络上发文要裂土开疆,但国家的决策者们在面对战争这一极端选项时,必须冷静地权衡各种利弊。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博弈。一旦战争爆发,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仅会对中美两国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引发全球性的动荡和危机。

这一点,足以让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所有高层三思而后行。


(特朗普并不敢对中国开战)

第二方面,中国目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为自己保驾护航。

2016年中美海军南海对峙时,美国海军将军哈里斯下令要求美国军舰使用火控雷达照射中国军舰。

因为火控雷达通常用于锁定目标以进行导弹攻击,所以此举极具挑衅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中美两军的全面对抗。

幸运的是,这一危险举动被当时的舰长拒绝执行,而这位舰长的行为也得到了五角大楼的高度认可。

由此可见,即使是鹰派主导的美国军队高层,也对中美开战一事充满了忧虑,不愿意与中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发生冲突。


(哈里斯将军)

而在2020年时,因为弗洛伊德事件,美军在国内调动频繁。

为了不引起中国方面的紧张,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米利更是一通电话打往北京,表明美国的军事力量调动是因为国内局势,希望中国不要误判局势。

由此可见,美国军队并没有和中国撕破脸皮的心理准备。他们明白,与中国这样的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开战,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米利上将)

第三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美两国经济深度交融,彼此依存。

中美贸易战期间,双方虽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更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相互依赖的现实。

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和业务,而中国也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战争不仅会破坏这种经济联系,还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引发连锁反应,这是双方都难以承受的代价。


(中美贸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为这几层因素的存在,即使美国国内出现了诸多乱象,即使基辛格一度为中美关系忧心忡忡,担心中美两国会走上一条不归路,但实际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悲观。

当然,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中国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美国人的理性思维之上。

面对如今越发复杂的中美局势,中国更应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以全方位的姿态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挑战。


参考资料: 1、新华社《记者手记:特朗普2.0——一段“颠簸”之旅开启》 2、北京商报《特朗普就职:“美国优先”变本加厉》 3、虎嗅《不要只看川普,更要看向他的身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