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昱
福特汽车日前宣布,现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将在现有职责范围基础上,兼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IMG)业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负责人Jeff Marentic将向吴胜波汇报工作。
图源:福特中国官方微博
吴胜波于2022年10月加入福特中国,担任福特中国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并在2023年3月升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随即推出福特中国业务战略。新战略实施后,福特中国于2023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并于此后6个季度接连实现盈利,更是在2024年实现7年来首次全年盈利。
官宣吴胜波新职同日,福特汽车还公布了6项核心管理层变动安排。
从福特汽车刚刚披露的2024年财报中可以窥见,开年人事调整动作背后,是福特汽车对于业绩进一步增长的追求。
财报显示,尽管2024年福特汽车全球批发销量为447万台,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1850亿及59亿美元,同比均有所提升;但鉴于行业定价压力,在电动车业务单元(Ford Model e),福特汽车全球批发销量下滑9%,息税前利润(EBIT)为负,亏损额达到50.76亿美元。
2025年,福特汽车给出了“EBIT 70亿-85亿美元、经调整自由现金流35亿-45亿美元”的业绩预期,较去年102亿美元的EBIT和67亿美元的经调整自由现金流数值更趋保守。福特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 (Jim Farley)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降本提质仍是福特汽车关注的焦点,年内计划降低10亿美元的净成本。
商用车“异军突起”,电动化矩阵仍待补充
福特汽车主营业务分为燃油车(Ford Blue)、商用车(Ford Pro)和电动车(Ford Model e)三大业务单元。目前,燃油车依旧是该公司的销售主力,但商用车正逐渐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福特汽车三大业务单元营收(图源:财报)
受电动车型冲击,2024年,福特燃油车全球批发销量同比微降2%至286.2万台,相关业务营收也与去年基本持平,约为1019亿美元。但息税前利润出现了29.19%的同比下滑,跌至52.84亿美元。
从投资者和媒体在业绩电话会上的提问来看,商用车和电动车业务受关注程度远高于燃油车业务。
年内,福特商用车全球批发销量超过150万台,同比增长9%。受此利好影响,商用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涨至669亿美元;息税前利润达到90.15亿美元,较去年提升24.83%。
商用车业务的增长一方面源于付费软件订阅群体的大幅扩张,另一方面则源于其相对积极的电动化尝试。
商用车业务客群经营属性强,对车辆的使用效率、调度精准性和灵活性有很高需求。2024年,福特商用车付费软件订阅用户数增长27%,达到近65万人,而涵盖GPS追踪、车辆健康监测、燃料使用管理等功能的远程信息处理服务用户量几乎翻番,大幅提升了相关业务的边际收益。
同时,福特汽车早在2020年11月就发布了首款电动厢式货车E-Transit。2022年9月,续航升级的E-Transit Custom登陆欧洲市场,彼时E-Transit已实现超8300台的销售成绩。后续,福特汽车也对E-Transit进行了多次改款,在续航能力上持续升级。
但相较于快速推进电动化转型进度的德系车企,美系车企的转型步调依旧略显迟缓。
2024年,福特电动车全球批发销量仅为10.5万台,同比下滑9%;对应的营收降幅达到35%,EBIT亏损扩大至50.76亿美元。
目前,福特汽车旗下仅有福特电马1款纯电乘用车型,中国市场指导价为23.98万元起,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对应价格区间有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EV、极氪007、智界R7等热门车型在售,尚未上市的小米YU7也蓄势待发。对比前述车型,福特电马优势不明显。
吉姆·法利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福特汽车将开发适配纯电、插混、增程等多能源系统的模块化平台,以实现非承载式与承载式车身的灵活组合,公司的多能源战略也在推进中,混动车型是公司发力的重点。
实际上,吴胜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福特汽车未来主攻的方向是增程插混。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福特汽车就上市了领睿、领裕2款插混车型,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尽管从中长期来看,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是产业变革浪潮中的一大趋势,但在短期内,福特汽车对于电动化转型的回报预期依旧保守。福特汽车预计,2025年其电动车业务单元预计亏损50亿-55亿美元,行业定价压力持续,毛利改善仍是该项业务的首要目标。
能否复制在华战绩?
“要想在包括东盟、南非、澳大利亚和中东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充分利用福特中国快速增长的出口业务,进一步提升福特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吴胜波的任职,吉姆·法利发表了上述寄语。言下之意是希望将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逆袭成果复制到其他地区。
吴胜波在华推出的新战略主要有三项:聚焦核心业务;与中国产业链合作,开发本土化新能源车型;拓展福特中国的整车出口业务。其推行的削减过剩产能、停产经典车型福克斯、将公司总部从上海陆家嘴搬到杨浦区等各种“降本”手段,一度在行业内外引发热议。
去年,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福特汽车内部数次传出德国工厂停产、在北美推迟电动车生产计划、西班牙工厂裁员等消息,间接证实其降本传闻。
福特汽车及其子公司2024年基本财务情况(图源:财报)
同时,与现代汽车、通用汽车等合资车企一样,福特汽车也将汽车供应链高速整合的中国视作其面向全球的生产基地。
根据吴胜波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其在任两年间,福特中国出口量从1万多台增长到2024年的16.8万台。自2023年起,福特汽车旗下的林肯品牌就将其在中国生产的航海家车型销往美国,航海家车型销量也形成了中国和出海倒挂的趋势,海外销量远超中国。
惠誉中国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稳步增长21%至590万台,其中490万台为乘用车。具体来看,第四季度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5%,其中燃油车出口量增速放慢至6.3%,新能源汽车出口略增加1.2%。
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汽车出口仍保持较强韧性和较大发展空间。对于福特汽车、现代汽车等在国际有极高品牌影响力的车企而言,机会依旧很多。
吉姆・法利于1月9日对外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福特汽车通过整合产品线、缩减在华投资等方式,去年在华盈利约6亿美元,其中就包括林肯航海家车型的出口收益。
吴胜波曾说,“我来到福特之后,短期肯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就像一个病人,都进了急救室,首要目标是要先活下来。但是真正从急救室出来之后,从ICU到康复,到最后完全健康,重新上班,这个过程是完全有不同的打法。”
业内也在期待,吴胜波将为当下面临转型的福特汽车制定哪些新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