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黑龙江佳木斯的环保部门要求饭店安装油烟净化器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视频显示,3名身穿制服、自称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小餐饮店,进店后便询问是否安装了油烟净化器。
得知未安装后,工作人员要求店主袁先生必须安装,否则将面临5000到50000元的罚款,并只给了他3天时间。
双方交涉时,其中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甚至怒斥袁先生,称他“把佳木斯蓝天都给破坏了”,这一过激言论让袁先生吃惊不已。
据袁先生介绍,他经营的这家小饭店主要提供拌菜,每天只有几个顾客,小店的油烟排量很小,与家庭做饭的油烟量差不多,而且安装油烟净化器成本较高,除了设备本身的费用,后期维护也需要投入资金,对于他这样的小本经营来说,负担着实不轻。
尽管袁先生多次向执法人员说明实际情况,希望能得到通融,但执法人员依旧坚持要求安装,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三刀认为,环保部门如此强硬的做法被不少人怀疑存在利益输送,像“装一个抽成50%”等言论,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也绝非空穴来风。
倘若环保部门真的与净化器销售存在利益关联,那无疑是对权力的亵渎。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地方部门到底是在为民众谋福祉,还是在滥用权力、肆意折腾?
该事件与山西大同要求商户春节期间24小时开灯的新闻如出一辙,实则都暴露出的是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有网友表示:
这就是东北营商环境现状,只要把门打开,都来管你。
由此可见,实体店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经营压力,还要满足地方部门这些不合理的要求,真的是雪上加霜。
这样的营商环境,不但让创业者们望而却步,而且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
权当以民为根本,莫让贪愚坏太平。
公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环保部门以罚款相威胁,强制要求饭店安装净化器,为什么这种做法会被民众视为变相地收费呢?
其实不难理解,在如今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小商家们本就艰难求生,这样的“罚款式执法”无疑是在割他们的“肉”。
或许,环保部门也是为了保护佳木斯的蓝天白云,但问题是不能以牺牲商家的利益为代价。
与佳木斯事件类似,大同要求商户春节期间24小时开灯,同样缺乏充分的依据和合理性。
可见这些部门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民众和当地经济的影响,只图一时之快,滥用手中的权力。
在佳木斯的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饭店是盈利性的,与个人家里的厨房不一样,饭店如果在盈利过程中产生油烟应该安装净化器,其开销是成本的一部分,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饭店安装油烟净化器确实有其必要性。
但问题的根源在于,环保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商家的实际困难,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而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才引发了民众的反感。
所以,我们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深刻反思,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谨防失联,可关注下面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