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时隔两年半,金融科技机构金融壹账通(NYSE.OCFT;6638.HK)又面临“掌舵人”的变更。

2月5日,金融壹账通公告显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董事长沈崇锋因个人原因辞任,来自平安产险的陈当阳接任。上述任命于2月5日起生效。



图源:公告

而金融壹账通此前已有更换董事长迹象。2024年12月,时任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首席技术官司的陈当阳已被任命为金融壹账通党委书记。

虽然早已完成在美、港股双重上市,但一直以来,金融壹账通两大“桎梏”备受市场关注。

一是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二是出身背靠“平安系”,自2020年至2023年,来自“平安系”的收入占比在6成以上(包括平安集团及旗下子公司陆金所)。尽管金融壹账通提出摆脱“平安依赖”,半年前提出逐步停止由“平安系”内部贡献收入的金融云业务,但收入依旧未能摆脱对“平安系”的依赖。

更换董事长后,金融壹账通能否实现盈利,又该何处寻找新增量?

1

一、二把手换届完成

沈崇锋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自1998年起沈崇锋就职于金蝶软件,2021年10月被聘任为金融壹账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2022年7月,已在纽约上市近三年的金融壹账通登陆港交所,一个多月后的8月17日,沈崇锋接替67岁的叶望春,成为公司第二任董事长。直到辞职前,沈崇锋在公司担任董事长时间超过2年半。

无论是叶望春还是沈崇锋,在金融壹账通的薪酬并不低。2019年至2021年,叶望春的薪酬分别为501.8万元、547.8万元、592.7万元。2022年,开始担任董事长的沈崇锋,其薪酬为747.8万元,较2021年时任董事长叶望春的薪酬高155.1万元。

2023年,沈崇锋薪酬降至690.6万元,其中包括基本薪金、住房补贴、其他补贴及实物福利313.5万元、绩效奖金241.5万元、股份支付130万元、养老金5.6万元。

陈当阳技术出身 ,加入金融壹账通前,曾在平安产险、蚂蚁集团、中信银行任职,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和实战经验。

2021年9月,陈当阳加入平安产险,担任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技术官。

再往前追述,2015年-2021年,陈当阳就职于蚂蚁集团,担任保险事业群首席技术官,负责制定保险事业群的技术策略,并带领技术团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保险产品设计、风险评估、理赔服务等环节,以此提升保险业务效率,进一步增强了蚂蚁保险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9月在第三届外滩大会上,陈当阳以平安产险首席技术官身份发表关于“AI赋能车险理赔”的观点指出,在财产险所有产品中,车险理赔是用户体验感最强、受众最广的产品。他认为,在车险理赔的过程中,本质上是体验、成本、效率“铁三角”之间的平衡,从目前行业来看,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未来三年,理赔科技更要加强对理赔的全面赋能。

更早前的2007年8月至2015年6月,陈当阳就职于中信银行,出任不同职位,包括高级研发工程师、云计算应用研发部总经理助理、总工办副主任兼首席应用架构师,为中信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以及云计算打下基础,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架构支持。

此次陈当阳担任金融壹账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不但是其职务级别的提升,更是对其个人能力和以往经验能否成功应用到金融壹账通上的重大考验。

除了新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再加上2024年10月“空降”而来的总经理唐啸,该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换届已经完成。此外,首席财务官林如波也是2024年新入职公司的高管。

独角金融查看金融壹账通官网发现,目前该公司管理层界面已更新为:董事长兼CEO陈当阳、总经理唐啸,总经理助理毕伟,首席技术官李捷,首席财务官林如波。

唐啸之前,金融壹账通总经理为黄润中,其自2019年1月起加入正在冲刺上市的金融壹账通,并成为这家公司高管,2023年财报显示,黄润中是公司唯一的执行副总裁。稍早前的2024年12月,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管局纪检监察组、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党委委员、秘书长黄润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不过,被查前,黄润中已经辞任总经理一职。

加入金融壹账通前,唐啸曾担任中银金融科技执行董事、总裁。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唐啸在建信金融科技苏州子公司担任副总裁等职务;2001年7月至2018年4月,其曾在建设银行多个部门任职,包括武汉数据中心测试推广处副处长和创新处负责人等。

从以往履历看,唐啸在银行服务领域经验丰富,或许能够带领金融壹账通在银行业务拓展上采取新策略,例如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拓展新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等。

首席财务官林如波加入金融壹账通前,曾任平安科技首席财务官。在此之前的2010年至2020年,林如波曾在多家公司担任不同的高级管理职位,包括联想集团全球移动业务的首席财务官、腾讯微信事业群的财务总经理,以及深圳小满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1999年至2010年,林如波在美国和中国的微软、戴尔、IBM等公司工作,担任过财务管理、业务控制、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和云服务等多个管理职位。

不同的高管,其管理风格和理念也不相同,一个现实问题是,自2015年12月金融壹账通成立以来,一直陷入亏损“泥潭”,新管理层如何带领管理层提高公司业务竞争力,实现业绩的增长,值得期待。



图源:罐头图库

2

7年亏损超73亿,海外业务能否破局?

金融壹账通由平安集团内部孵化,于2015年独立,主要定位于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服务商。2019年12月,金融壹账通登陆纽交所,被称为“金融科技第一股”,2022年7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金融壹账通的客户构成中,涵盖了中国100%的国有银行和股份行、98%的城商行、66%的财产险公司、48%的人身险公司已经使用该公司至少一种产品。

尽管头顶“平安系”光环、实现双重上市,成立以来,金融壹账通却依然未实现盈利。

2017年至2023年,金融壹账通净亏损分别为6.07亿元、11.96亿元、16.61亿元、13.54亿元、12.82亿元、8.72亿元、3.6亿元,合计7年亏损73.32亿元。

从历年年报看,金融壹账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且成本较高,导致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

同时,近年来,金融壹账通的收入主要依靠“平安系”的贡献。2020年到2023年间,公司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2.1%、56.1%、56.6%,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依次为10.4%、10.4%、10.3%。合计4年间来自“平安系”每年的收入贡献都在六成以上。

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平安集团和陆金所控股的收入合计11.16亿元,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超过6成,为60.9%。



图源:三季报

来自“平安系”的收入占比高,说明其市场份额有限,与竞争对手相比,并未占据绝对优势。

沈崇锋曾在2024年3月份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尽早实现盈利。”2024年将继续积极主动开拓海外市场,扩大海外销售网络。他表示,2024年金融壹账通将继续深入实施第二阶段战略,朝着中期盈利的目标迈进,做实做深各项业务增长点。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有所好转,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138.9%。第三季度看,金融壹账通归母净亏损为0.3亿元,同比收窄41.9%。不过2024年全年扭亏目标已为时不远。

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了紧缩的态度,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行政开支分别同比减少38.09%、24.18%、8.36%;另一方面得益于第二季度出售虚拟银行业务的一次性交割收入。

财报显示,金融壹账通2024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同比减少48.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33亿元,同比减少30.6%。

其中,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达2.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首次超过50%。前三季度,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4%,在第三方收入中占比提升至22.8%,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海外业务,金融壹账通已覆盖南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192家境外金融机构。

金融壹账通表示,集团对打造高价值、高门槛产品并深耕境外市场方面持续进行的战略资源分配,预期能推动来自优质+客户收入增长,尤其是第三方收入的增长。

3

“瘦身、减脂”

盈利成为公司战略目标后,金融壹账通开始“断臂求生”:先是出售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普惠立信,又出售虚拟银行,2024年上半年又终止金融云业务。



图源:罐头图库

2023年2月,金融壹账通公告,拟出售其持有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普惠立信公司股权,对价为1.99亿元。交易对手为陆金所下属的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普惠立信在2022年总收入1.45亿元,税后净利润高达6323万元。

平安壹账通银行是香港8家虚拟银行之一,2020年开业。2023年11月,金融壹账通以9.33亿港元的对价,将平安壹账通银行100%股份交割给了陆金所控股,全面退出To C业务。

金融壹账通称,处置虚拟银行是经过公司管理层充分评估,本次处置将使得公司能够更加聚焦科技类产品和服务,为优化科技产品和服务配置资源提供了条件。

而金融壹账通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曾引发市场关注,从整个业务板块看,虚拟银行业务实际是金融壹账通的收入来源中少有的盈利板块。

2022年,平安壹账通银行业务收入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210.4%,2023年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约为1.03亿元。

得益于2024年二季度出售虚拟银行的一次性交割收入,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成立以来首次扭亏为盈,期内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率为9.8%,同比上升20.2个百分点。

不过,剔除上述一次性收益,金融壹账通的持续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仍然呈现亏损状态,但由于采取了成本降低措施,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38%至0.7亿元。

出售虚拟银行业务后,金融壹账通继续“瘦身”。

2024年7月,该公司决定逐步终止运营“阻碍公司持续降本增效”的云服务,因此,2024年下半年及全年,来自云服务业务的收入将大幅下降,而此前,该业务曾贡献约三分之一的收入。

2022年-2023年,来自云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13.16亿元、12.46亿元,占公司收入比重为29.5%和34%,其中99%以上的收入来自平安集团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即“平安系”

而出售相关业务的背后,与公司战略转型或息息相关。2021年9月,壹账通提出“一体两翼”的升级战略,在业务板块上,壹账通搭建了包括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和加马平台在内的三大业务板块,为银行和保险客户提供包括智能营销、智能运营、风险管理、理赔服务等。

虽然出售资产瘦身、降本,却仍然在第三季度出现亏损,金融壹账通何时才能真正摆脱困境?新的高管加入后,金融壹账通锚定的市场是继续做平安的生意,还是做整个金融市场?评论区聊聊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