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博物馆里的年味儿


浓浓文化味,锦绣中国年。2025年春节期间,各地博物馆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春节主题展览及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呈现出春节文化的新风尚。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展厅里人头攒动,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妇好鸮尊、桃花洞釉灯笼瓶等“明星文物”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孔子博物馆黄河大集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30余家非遗传承代表项目集中亮相,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巧思;中华民族博物院推出“贺新春游园会”,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多场文化活动,涵盖文创市集、艺术之旅及志愿宣讲……

“到博物馆过大年”成为不少人春节假期的新选择。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人们看文物、品年俗,感悟和美中国年里的文化味儿。


△2月1日,游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参观彩绘十二生肖陶俑。本报记者 齐波 摄


△游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参观。本报记者 齐波 摄


△1月30日,游客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新春游园会上参观体验各民族文化展示项目。本报记者 齐波 摄


△2月2日,观众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观看大屏幕还原的大运河航运历史。本报记者 田福良 摄


△1月30日,小朋友在中国园林博物馆里书写福字,感受传统年味。本报记者 贾宁 摄


△1月31日,观众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第十六届春节“科技大联欢”主题教育展参观天和核心舱结构验证件。本报记者 贾宁 摄


△1月30日,在位于浙江省的金华市科技馆,小朋友与身穿节日盛装的机器狗互动。时宽兵 摄


△1月30日,观众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新春民俗系列活动现场欣赏民族器乐表演。中国电影博物馆供图


△1月29日,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何尊。谢克强 摄


△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体验“百福拓印”。谢克强 摄


△2月1日,游客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观看殷墟片区春节演艺活动。麻翛然 摄


△1月29日,游客在甘肃天水伏羲庙倾听讲解员讲述伏羲画卦、肇启华夏文明的故事,近距离了解伏羲文化。孙镇 摄


△1月30日,游客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福建东山关帝庙前广场感受浓浓年味。谢汉杰 摄


△在福建东山谷文昌纪念馆,讲解员向市民讲述谷文昌好家风的故事。谢汉杰 摄


△1月31日,游客在孔子博物馆黄河大集上体验非遗项目。孔子博物馆供图


△市民与游客在浙东运河博物馆体验非遗拓印。王羽婕 摄

策划:姜贵东 李木元

文字编辑:齐波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李木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