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舞新春

蛇年行大运





这个蛇年,你在广博集齐文物九宫格了吗?广州博物馆始终秉持“以文物为媒,以创新为径”的理念,在守护千年历史文脉的同时,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深度共鸣。2025年新春,我馆以“吉祥文化”为轴心,依托馆藏资源推出“吉祥有年——广州博物馆藏吉祥文物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传统与科技交融的创新实践,在守正中开新局。国粤双语的直播导赏,非遗市集的烟火气息,文创产品的破圈热销,广博以多元形式诠释吉祥文化的时代意蕴,让文物在沉浸式体验中“开口说话”,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文化枢纽。

在观众的热情支持下,新春假期广博线上活动辐射近30万人次,文创营收突破10万元,印证了“文化赋能、科技添翼”的转型成效。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吉光片羽映新春:

线上导览领航文博贺岁


灵蛇贺新岁,瑞气满人间

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吉祥有年——广州博物馆藏吉祥文物展”云端启幕!作为春节全国博物馆大直播的“首发选手”,广博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导赏直播拉响新春活动集结号,吸引超6万网友“云聚”展厅。

专业讲解员携手红领巾小讲解员,带领观众解码文物纹饰里的吉祥密码。从“人臻五福”到“天赐厚禄”,从“南山之寿”到“欢喜临门”,每一件(套)文物都藏着千年的祝福,为观众提前送上蛇年吉祥好彩头。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不仅是新春贺岁的文化重头戏,更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以文物为媒,讲述中国吉祥文化的千年智慧。

为庆贺春节入选非遗名录,广博联合知网推出“年俗知识闯关挑战赛”,以趣味竞答解锁春节习俗冷知识。200多名网友化身“文化探险家”,在答题中拼手速、比脑力,赢取限量文创好礼,让传统年俗“活”在指尖。






集章打卡迎新春:

把“文物”带回家


金蛇盘福运,祥云绕岭南

为响应“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新潮流,镇海楼展区和分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在农历新年推出两款主题盖章套盒,以九宫格拼图形式,定格不同的文物之美。



镇海楼展区结合新展策划“吉祥有年”主题盖章套盒,邀观众收集9枚吉祥印章,将文物之美“装盒收藏”;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通过串联建筑与文物背后的峥嵘岁月,感悟“国保一号”的历史价值。活动期间,共计288盒文创套盒被抢购一空,营收破万元!




在广州博物馆仲元楼三楼,还推出VR大空间《海丝奇幻记》,以科技赋能文化,为观众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探索之旅。在这趟旅行中,不仅能近距离且360°欣赏当时的外销精品,实现真正的“看展自由”,还可以走进蕃坊逛一逛凑个热闹,这可比逛迎春花市酷炫多了!



潮玩市集闹新春:

好吃好玩解锁吉祥年味


蛇舞春风至,门盈粤韵香

这个春节,广博君把广府年味搬进博物馆!镇海楼广场化身“吉祥有年·潮派趁墟”市集:“百福图”印章提供不一样的集福乐趣;非遗漆扇流光溢彩宛如画卷;五彩灵蛇成为蛇年必打卡点;“城墙”咖啡杯拓印镇海楼剪影,米走鸡、饺饺震、步步糕升、掂过碌蔗等暗藏粤语俚语彩蛋的美味小食不胜枚举……传统与潮玩碰撞,味蕾与视觉共舞,让“到广东过大年”的游客直呼“粤味十足”!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围绕“吉祥有年”展览,广博更推出非遗手工体验活动:拓印“福禄寿”年画定格好运,掐丝珐琅绘制吉祥纹饰,编绳凤冠重现文物华美。观众在DIY中化身非遗传承人,亲手将文物灵感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新年信物”。分馆活动同样精彩——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邀您大榕树下写心愿签,“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送福袋、盖福章、拍福照,让“福气”从历史现场蔓延至生活日常。





志愿同行暖新春:

无私奉献共筑文化桥梁


腾蛇携瑞降,穗城纳百祥

新春佳节,广州博物馆内涌动着一股温暖的志愿力量。为给全国各地的观众朋友提供更优质的游玩体验,实现从一座博物馆爱上一座城市,数十名志愿者组成的新春服务队,为观众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他们穿梭于展厅与活动区,用热情与专业为市民游客提供义务讲解、社教活动辅助、参观路线引导等服务,成为新春文博盛宴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春节期间,85名志愿者累计投入服务17614人次,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讲解员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将文物故事娓娓道来;红领巾小讲解员则用寒假的休息时间,童声童趣讲解吉祥文化,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生机。这场跨越年龄的志愿接力,保障了新春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博物馆的春节活动既充满文化底蕴,又洋溢着青春活力。





古蛇传祥讯,新潮涌福澜

如今,全世界都在好奇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广州博物馆用一系列新春活动给出了答案:把镇海楼变成年轻人的打卡地,让文物纹饰成为直播间里的热门话题——吉祥文化不是躺在展柜里的老故事,而是能玩、能逛、能带回家的新年俗。从试水文创到10万+营收,广博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构建文化传播新生态。我们越来越懂得:博物馆的使命,不是把历史锁进玻璃罩,而是让老传统和新时代击个掌。广州博物馆将继续深耕文化活化之路,让“博物馆里过大年”的传统新过法,持续绽放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公众号 | 广州博物馆

视频号 | 广州博物馆

小红书 | 广州博物馆

微博 | 广州博物馆

撰稿 | 黄炜崑(实习生)

美编 | 黄炜崑(实习生)

校对 | 邓颖瑜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