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广元市昭化区致力于打造升级版的养老模式。

昭化区人口23万人,60岁以上人口3万多人,老龄化率22.74%,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昭化区积极探索普惠性养老服务新模式,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探索打造独具昭化特色康养品牌,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居家养老 全程覆盖

房间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经过改造后的昭化区社会福利院,不仅环境更优,居住条件也更加方便,更好满足了失能老人对生活、医疗、康复的护理需求。

昭化地处秦巴山区,全区90%的老人生活在山区。该区创新举措,在居家养老上持续用力,切实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取得显著成效。

该区筹集项目资金70余万元,整合社会组织、村(社区)网格员队伍等资源,“一户一档”收集掌握全区3万多名老人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等信息,全方位开展上门探视、电话巡访、就医转运等服务。

“十四五”期间,全区共计投入52万余元,对卫子镇、王家镇、虎跳镇、青牛镇580户农村特殊困难老人进行适老化改造,充分满足全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安全性、便利性需求。

社区养老 全力推进

“菜品不错,口感也软糯,适合我们老年人吃。”“价格非常优惠,我们都喜欢来这吃饭……”春节期间,广元市卫子镇金印社区老年助餐点人头攒动,一眼望去,大厅内坐满了用餐的食客,大家对餐点的餐食和服务赞不绝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打通老人就餐“最后一公里”,2024年昭化区试点推行老年助餐服务。

“我们聚焦社区养老需求,充分整合区域资源,积极建设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服务综合体,让老年人乐享花样晚年生活。”昭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昭化在虎跳镇亭子湖社区、卫子镇金印社区、昭化镇鸭浮村等3个村(社区)试点老人助餐服务,让老人们吃得好吃得有营养,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目前,该区已建成清水镇龙凤村、卫子镇长岭村、昭化镇天雄村等村级养老服务点。“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养老不离村”。

此外,昭化还改建元坝、昭化、卫子社区3个养老服务综合体,配套建有文化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评估室等设施,充分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多样化需求。

机构养老 全面运行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细致温暖的服务为老人带来了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春天般的信心和希望。

近几年,昭化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033万元,打造养老机构8个,提供床位814张,初步建成以区级养老机构为龙头、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和小微民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多级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餐厅、会议室、健身室、阅览室、娱乐室等设施设备齐全……4家公建公营养老机构,为全区特困供养、农村低保全失能老人、农村困难老人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保障;2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为全区社会托养老人提供高层次、高需求养老服务保障。

喜讯连连,捷报频传。该区融合养老院和区卫健医疗资源,建成卫子镇术后康复养老院、元坝中医院康复养老院,为有基础疾病等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

康养品牌 全域精彩

蛇年春节,慢行在昭化古城,所到之处干净整洁,景区内暖心设置了医务室及行李寄存处,旅游公厕无障碍通道、扶手等适老化改造一应俱全,让老年旅游有“爱”无“碍”。

昭化古城以其特有的浪漫与醇厚,为“银发族”创造了难忘的美好回忆。

“无论是游览还是办理入住等,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感觉都很方便,环境也很舒适。”这是甘肃籍游客王定发首次来昭旅游,细致周到的旅游服务给他留下了好印象。

随着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旅游消费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昭化区顺势而为,深挖古城文化内涵,把生态健康养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

“康养+旅居”,“过客”变“常客”。

昭化民宿产业方兴未艾,葭萌驿、辜家大院、樱花客栈、詹霖小筑、詹霖山居等16家民宿让人流连忘返,年均接待老年群体旅居养老2.6万人次。

该区全民健身设施齐全,健身活动蔚然成风,先后荣获全国柔力球之乡荣誉称号,各类节会赛事活动因纳入老年人、嵌入爱老敬老文化元素而精彩纷呈,“运动+康养”备受青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