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2月8日,重庆市召开“2025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重庆将从12个“新”和3个“感”上下功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全面突破、全面见效。


发布会现场。

其中,全面突破看12个“新”,聚力打造12个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新突破;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取得新进展;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完善内陆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制闯出新路子等。

“全面见效要看3个‘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黄朝永说。

据介绍,2024年,重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顺利起步,63项重大改革全面启动,18项已制定出台改革方案,14项形成改革方案送审稿,31项正抓紧调研论证。


重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

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方面,51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整合为38家,市、区县两级国企分别压减法人1191户和1022户;22个部门与329户、41个区县与747户全级次企业都完成了脱钩;重庆市园区开发区由106家整合为50家,108个管理机构精简为48个。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重庆加速构建“好企业快速成长、差企业快速出清”良性机制,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2%。

“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上,重庆建成三级贯通一体运作的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在“9+2”中心城区先行先试,行政执法事项综合率达到71.9%,韧性安全城市加快建设。

现代化集疏运体系综合配套改革上步伐加快,如“重庆—舟山”万吨级轮船江海直达首航,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实现“13+2”沿线省区市全覆盖,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加快建设。

社会民生上改革提质,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占比80%以上,优质高中资源覆盖率达75%;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中心城区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1.48万个,“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改革落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