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南川好山好水好风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南川区委、区政府应时而动、顺势而为,高点谋划、高位推动,新春第一会——将目光牢牢锁定“南川文旅”这块金字招牌。


2月8日,南川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行,8家单位现场发言,20家单位书面发言,系统总结成绩、直面问题短板、迭代目标任务,对该区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文化旅游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南川区委书记向业顺表示,南川区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力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

谈原因

建设渝东生态新城的路径选择

“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就是要彰显区委、区政府打造文旅康养重要增长极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举‘全区之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向业顺说。

他分析道,文旅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社会越发展,人民生活越改善,文旅需求就越旺盛。当前,文旅消费市场从传统观光游览向年轻化、个性化、重体验转变,文旅产品供给从传统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颠覆性创意驱动转变,从“博物馆游”成为文旅必选项,到“尔滨”现象等火爆“出圈”、《黑神话:悟空》走向世界,再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火“中国游”,文旅“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更加明显。

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南川要牢牢把握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精准把握新特征新形势,乘势而上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

“这是南川加快建设渝东生态新城的路径选择。”向业顺认为,南川紧邻中心城区,坐拥5个3A级以上景区,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以其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成为重庆市的“绿肺”和生物基因库。特别是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将于今年通车,不仅让南川历史性地进入“高铁时代”,更将为南川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

向业顺表示,当前,南川将文旅康养作为重点发展的“三个增长极”之一,锚定“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这一目标,加快建设渝东生态新城。“全区上下要坚定文旅信心、增强文旅使命感,把文旅之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谈优势

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南川坚持把文化旅游发展放在现代化新南川建设场景中谋划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向业顺说,2024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5.9亿元、同比增长14.1%,占GDP比重4.8%、列全市第4位,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游客数量持续攀升,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426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较2019年增长70%。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20年以来签约文旅康养项目50个、协议引资754.58亿元,全区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超58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南川文旅发展格局呈现新气象。

南川实施“金佛山+春夏秋冬”旅游产品提升行动,推出徒步、骑行、滑雪等山地户外运动旅游产品,提档旅游研学项目品质,金佛山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优质体验和良好口碑,2024年景区购票游客达126万人。

山王坪片区文旅康养项目整体规划、首开区规划基本成型,开发建设提速起势,全力打造文旅康养龙头项目。培育森林、文旅、运动、中医药“四大康养业态”,吸引常年避暑度假游客逾30万人次,全区累计销售康养物业20.3万平方米,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区,“重庆康养看南川”态势逐渐形成。

推出“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新IP,2023年以来进入环线车辆超过900万辆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270.9万人次,获评全国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向业顺说,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南川文化旅游发展还有不少问题短板。比如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文旅消费水平不高,文旅康养能级不足,治理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发展合力还需增强等。

谈举措

实施“1338”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是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是现代化新南川建设的重要支撑。”向业顺说。

他表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南川的文化旅游工作,就是实施“1338”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推进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加快打造文化旅游强区,奋力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

“1338”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即锚定发展质效迈入全市“第一方阵”目标;聚焦金佛山、山王坪、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3个重点支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3链齐升”;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旅康养业态产品优化、文旅融合发展质效促进、文旅基础配套设施优化、旅游城市靓丽形象打造、文旅服务质量品质提升、文旅宣传营销品牌培塑“8项行动”。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南川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旅综合贡献值大幅增长,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占GDP比重均突破5%;年接待游客量突破70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500亿元,游客过夜率达到30%。创成金佛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文旅服务标准化稳步推进,文旅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应用“露营服务一件事”规范管理露营地,建成智慧景区示范点3个,游客满意度达到95%以上,文旅产业发展质效迈入全市第一方阵。

具体来说,就是创建金佛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抓实景区景点游;建设山王坪文旅康养龙头阵地,打造康养避暑游;升级“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提档民宿露营游;打造市郊特色农业聚集区,丰富农旅融合游。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