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广辉
近日,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长春举行,省人参专班、省参业协会、吉林银行、吉林大学以及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单位代表参加座谈。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单艳芳、长春互联网法庭庭长李爽出席会议。
会上,单艳芳副院长就相关工作发言。她表示,“长春互联网法庭作为东北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专业互联网法庭,自2022年6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网上纠纷网上解、网上纠纷不下线’的职能定位,共计收案4439件,结案4260件,其中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占比15.3%,产品责任纠纷占比1.9%,案涉商品涉及野山参、红参片等植物种类案件共计8件。”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法治吉林建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吉林重振雄风、再创佳绩提供坚实保障,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司法保障作用,提升司法服务效能,助力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审判职能,向“参”发力
长春互联网法庭先后审理涉“鹿茸鹿鞭”职业打假系列案、“仅退款”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及“康师傅”“修正”等侵害企业商誉案件,强化涉网裁判规则输出,引导和规范网络交易行为。法庭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和管辖优势,以“吉林产业振兴”为契机,以“人参产业保护”为突破口,深度参与人参产业的生产端和销售端的争议纠纷化解工作;以电商发展为切入点,以产品责任为落脚点,致力于推动人参产业打造吉林的“金招牌”。
延伸服务半径,护“参”成长
长春互联网法庭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振兴战略,将司法服务与人参等东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法庭通过走访企业、行业协会,畅通沟通渠道,为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同时,法庭还致力于打造东北品牌,拓展市场空间。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彻底根除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让货真价实、优质优价成为吉林市场新常态,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强化府院联动,助“参”共赢
长春互联网法庭与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等部门紧密合作,常态化开展联合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职业打假人虚构交易、夸大商品损失等不诚信行为,坚决保护商家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正义;深入倾听企业心声,探寻企业故事,致力于构建政府、法院、银行、企业四方协同的“四手联弹”新模式,共同为企业和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更加稳定、更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
初审:广辉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