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柯基

游戏江湖,风云变幻。

米哈游,曾凭借爆款游戏在全球游戏市场大放异彩,构建起庞大的二次元游戏帝国,旗下《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作品深受玩家喜爱。

然而,正在尝试转型的米哈游,也陷入了阵痛期。近日,有媒体爆料称,米哈游三款主力游戏产品在去年的流水可能下跌近百亿。

在竞争格局方面,国内外厂商纷纷加码二次元赛道,叠纸游戏、鹰角网络等新锐势力的崛起,腾讯、网易等传统巨头的持续布局,都让米哈游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群狼环伺”的市场格局下,米哈游过往的《原神》红利正被逐渐稀释。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行业集体跨入开放世界与3A级制作门槛后,米哈游在美术、管线化等方面的优势似乎难以构成竞争壁垒。

01

米哈游在降本

这几年,游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二次元游戏领域更是内卷严重。

米哈游以往靠《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爆款在二次元赛道站稳脚跟,但新玩家也在不断入场,竞争格局大变。

2024年SensorTower发布的“8月全球手游收入榜”数据显示,《原神》《崩铁》以及新作《绝区零》都没能挤进前20名。《绝区零》7月上线时,宣传铺天盖地,还以4600万打破米哈游全球预约人数纪录,可最终口碑和收入不尽人意。开服当天,“《绝区零》无聊”便冲上热搜,玩家评价玩法缺乏新意,“经典三件套,换汤不换药”。在手游社区TapTap上,其评分很快从刚上线的9分滑落至6.3分。

随着游戏行业发展,玩家对游戏品质和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米哈游一直以内容创新著称,可随着《原神》生命周期延续,内容篇幅拉长,团队创新难度加大。

自2020年9月公测上线以来,《原神》保持约25天一个小版本、约45天一个大版本的更新节奏,在保持长期稳定输出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内容压力。

今年春节期间,《原神》为“感谢玩家支持”,送玩家三颗“纠缠之缘”,这一福利被指与《崩铁》相比过于“抠门”,导致《原神》抖音粉丝直接掉了百万。这一事件也反映出米哈游在玩家运营和福利策略上的问题。

面对收入下滑,米哈游开始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据雷峰网报道,米哈游大幅收缩用云量,对某家云大厂的预算近乎砍半,被砍掉的大部分是数据库用量,此前米哈游是该云大厂数据库产品的最大客户之一。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数据显示,2022年米哈游最主要的合作云厂商为阿里云,占比40%-50%,《崩铁》项目组、《原神》项目组均使用阿里云;占比第二为腾讯云,约为20%,主要和《未定事件簿》项目合作。

不过,有相关业务人员透露,米哈游调整采购的金额没报道中“砍半”那么夸张,主要原因是降本增效以及米哈游希望自建部分云服务业务的战略需求。在米哈游内部,包括《原神》《绝区零》《崩铁》在内的游戏,都在考虑降本,目前处于“试水”阶段。

02

跌出前三

在被爆出2024年流水下跌的同时,米哈游的市场份额也在大幅下滑。

在SensorTower发布的“2024年8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排行榜”中,开发了《无尽冬日》等小游戏的厂商点点互动超越米哈游,跃居第3,米哈游降至第4位。同年9月,虽借助《崩铁》2.5版本上线,米哈游全球收入上涨33%,排名回归前三,但整体下滑趋势仍不容忽视,在10月、11月又跌出了前三。

从全球市场来看,新兴游戏厂商不断涌现,凭借独特的玩法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如一些主打休闲竞技的手游,以碎片化的游戏时间和简单易上手的操作,吸引了大量轻度玩家,而这些玩家原本可能是米哈游潜在的用户群体。

从国内市场分析,头部游戏厂商如腾讯、网易等凭借强大的渠道和运营能力,不断推出新游,进一步挤压米哈游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米哈游以游戏开发为核心,构建IP生态的商业模式,在流水暴跌下暴露出诸多问题。以往依赖游戏内购的盈利模式,在市场竞争加剧和玩家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下,面临增长瓶颈。

随着游戏市场逐渐成熟,玩家对游戏内购的付费意愿和付费习惯发生改变,更加注重游戏的性价比和内容质量。米哈游的游戏虽然在美术和剧情上表现出色,但在付费体验和付费内容的设计上,未能及时跟上玩家需求的变化。

同时,米哈游在动漫、影视、周边等领域的拓展还处于起步阶段,IP价值未能充分挖掘。相比迪士尼等成熟的IP运营企业,米哈游在IP授权、衍生品开发、影视改编等方面缺乏成熟的产业链布局和运营经验,短期内还无法将游戏IP的价值最大化转化为商业收益。

为应对危机,米哈游在多个层面采取措施,但这些措施在短期和长期面临不同的挑战。

市场层面,米哈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的推广力度。短期内,这一举措可以增加游戏的曝光度和潜在用户群体,但从长期来看,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各不相同,米哈游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进行本地化运营,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以欧美市场为例,相比中国市场,玩家对游戏的题材、玩法和社交功能有着不同的偏好,米哈游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对游戏进行优化和调整。商业模式层面,米哈游可能还需要提升在当地玩家群体当中的影响力,比如通过跨界合作、联名活动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然而,跨界合作需要精准定位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战术层面,米哈游加快游戏版本更新速度,优化玩家社区运营,及时收集玩家反馈并调整。加快版本更新速度虽然能在短期内满足玩家对新内容的需求,但如果不能保证内容质量,可能会导致玩家流失;优化玩家社区运营和收集玩家反馈,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和数据分析机制,这也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03

多维破局

从长期发展来看,米哈游强化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在研发投入上,米哈游仍需要持续加码,提升游戏品质,注重内容深度和广度,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游戏世界。《原神》凭借精美的画面和丰富剧情吸引玩家,但如今面临内容创新瓶颈,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突破。持续深挖游戏剧情,丰富角色背景故事,优化战斗系统,提升玩家操作体验,《原神》才能重新吸引玩家目光。

构建完善的IP生态体系是米哈游的重要方向。当下米哈游在动漫、影视、周边等领域拓展不足,需全面发力。将热门游戏IP改编成动漫、影视,开发更多创意周边产品,实现IP价值最大化。以《英雄联盟》为例,其衍生动画《双城之战》口碑爆棚,带动游戏热度回升,米哈游可借鉴这种成功经验,将《原神》《崩铁》等IP影视化,扩大受众群体。

在快速发展的游戏市场中,米哈游要时刻关注市场趋势和玩家需求变化。

随着元宇宙、AI、云游戏等概念兴起,米哈游也不应错过这些潮流,推出创新玩法和产品。例如,网易的《蛋仔派对》凭借创新玩法和社交属性迅速走红,米哈游可从玩法创新、社交互动等方面入手,开发新游戏或优化现有游戏。同时,米哈游也应加强与玩家互动沟通,根据玩家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游戏内容和运营策略,提升玩家满意度和忠诚度。

友商的动作也对米哈游产生深远影响。像叠纸游戏开发的《恋与深空》从去年以来增长迅速,流量热度居高不下。这表明,米哈游在乙女游戏等细分领域存在竞争压力,也需关注细分市场需求,开发针对性产品。

腾讯、网易等巨头凭借强大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推出新游,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米哈游在与巨头竞争时,要发挥自身二次元游戏专长,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当然,友商的成功经验也为米哈游提供借鉴,如游戏宣传推广方式、运营策略等,米哈游可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优化。

面对IP生命周期被不断压缩、用户审美阈值持续升级的产业变局,米哈游亟待通过“内容工业化”重构竞争维度。这既包括神经拟真NPC、AI实时渲染等硬核技术攻坚,更涉及跨媒介叙事体系的生态搭建,方能在腾讯、网易等头部公司的体系化攻势中守住二次元王座。

对于米哈游而言,当行业进入拼组织效率、生态纵深的决胜阶段,任何的技术卡顿或内容空窗期,都可能成为王朝更迭的致命转折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