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开始的“含情脉脉”过去之后,特朗普逐渐开始对全世界尤其是对中国重新展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那便是对中国绝对的打压。

特朗普为了自己的“美国优先”可以说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不仅打击对手,甚至打压队友。

自从其上任以来,便将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以及中国列为自己的加征关税对象。特朗普的本意其实是希望通过挥舞“关税大棒”的方式来逼迫中国和加拿大等国对其妥协,其实严格来说特朗普的这种套路确实是有效的。



至少加拿大,墨西哥和巴拿马都先后对特朗普做出了一些妥协,以换取特朗普暂时不拉下这几个国家脖子上的绞索。

可是中国却成为了其中最大的一个硬茬子。因为我国面对美国的加征关税不仅没有妥协,更是直接反手也对美国加征关税。

特朗普眼见不妙立刻打出了第二张牌,这张牌直逼中国电商的命门,可是在中方表态之后,特朗普仅仅几个小时便光速滑跪,直接选择妥协...



叫停“小额豁免”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停了“小额豁免”条款,从而不再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小额包裹提供免税,同时美国邮政局还叫停了接收来自两地包裹投递,相当于直接同中国的邮政来了一个“断联”。

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美国的“小额豁免”政策实际上是中国电商平台的低价商品大量进入美国,从而避免承受美国过高关税的一个渠道。

如果特朗普叫停了“小额豁免”政策,那么来自中国电商平台的廉价商品利润空间将会巨额下跌,最终导致大量电商商家不再面向美国市场进行销售。



其实特朗普在本周二宣布暂停接收所有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邮政包裹入境,就等于已经是将中国电商平台向美国输出商品的渠道中断了。

因为无论特朗普征收关税与否,中国的电商商品都只能是通过邮政渠道进入美国。

而这些电商商品对于美国的影响,其实可以说是极其巨大的,因为中国电商可以通过直邮的方式将商品直接送到美国消费者的手中。

这些商品的涵盖领域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小型家电,其他各类电子产品,甚至是零食食品等等。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时间内,入境美国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货物增幅达到600%,2023年经由此豁免条款进入美国的小额商品超过十亿件!2024年则是13.6亿件!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还是拜特朗普所赐,正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所进行的所谓“美国优先”政策,导致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流入美国的数量急剧减少。

虽然美国政府获得了更多的关税,好像一些美国人也得到了自己的就业岗位,但是问题在于这么做的代价还是被美国消费者所承担了。



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是直接作用在最下层的,美国市场内商品价格的飞速上升,导致美国人只能在美国市场外进行选择,廉价的中国电商平台就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它使得美国的消费者能够以略高于中国市场价格获取自己想要的商品,即便是这样其实这个价格也远低于美国市场商品。

所以如果特朗普真的斩断了中国电商的所有渠道,那么最终受伤的其实只能是他自己,所以在见中国不会妥协后,特朗普的选择是光速滑跪...



直接后悔

面对特朗普在邮政包裹上下的套路,我国的回应是决不妥协,但是问题在于特朗普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拖在邮政包裹上,毕竟美国的中下层平民是真的需要中国的廉价商品。

美国每天需要接收400万件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这些物品最后都会被供给到美国的千家万户。

特朗普之前为叫停“小额豁免”政策给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些包裹完全不受海关的检查,这使得这些包裹为芬太尼流入美国或者其制造原材料流入美国创造了机会。

我们平心而论,这种可能是否存在?一定是存在的。



因为美国邮政的监管确实有不健全也不到位的地方,这些小额包裹中的大多数确实未接受检查,但是这并非是中国的问题,且不说中国是全世界禁毒最严格的国家。

我们不能百分之百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其中一定是少之又少,最重要的是美国的邮政包裹存在检查不健全的情况责任不在中国啊!

如果美国打算改善自己的邮政系统,使之变得更加的完善可靠,我们当然支持,美国人或者美国政府也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权利。

如果这种改善会导致美国的邮政系统效率减慢,甚至是影响到我国电商商家的部分收益,我们也可以理解,并且盼望美国能够早日完成改善。



可是美国这种直接的,片面的,明里暗里将责任推卸到中国的身上,很显然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当然不可能接受莫须有的指责,更何况美国这么做本身就是带着其别有用心的目的的。

如今美国联邦快递在恢复接收中国大陆及香港包裹,以及继续“小额豁免”政策后给出的理由是“需要适应近期关税公告带来的重大变化,在此期间或网速将会继续通过其网络在中美之间运输”。

至于这个适应要适应多久,是不是适应到天荒地老,那就没人知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