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8日讯(记者 林坚)2月7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面定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蛇年首个全面性的政策包,《实施意见》的影响受到关注。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直接影响的核心参与主体,恰逢一流投行建设正式启幕,预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综合财联社记者与证券从业人员、非银研究员的沟通了解,整体来看,券商主要相关点包括业务拓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业务优化(投行、财富、债券市场、私募基金)、数字化转型、合规风控,以及配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这里指的是例如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
《实施意见》通过制度创新与市场改革,要求券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承担更主动的角色,要求券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参与广度等。《实施意见》提到,深刻把握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树牢金融为民的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2月7日当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证券机构要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基于这个主旨,综合2024年以来券商各个条线业务的发展,受访人士认为,券商需在以下方向发力:
(一)打铁必须自身硬,专业化能力提升势在必行。聚焦科技、绿色等领域,建立行业研究、估值定价等核心优势;
(二)业务协同的“分量”加重,整合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等条线资源,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三)合规与创新平衡始终是关键。在政策框架内探索产品创新,同时强化风险防控机制。投资者权益保护任重道远。
据了解,证监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可以看到,在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下,综合实力强、合规管理规范、创新能力突出的券商将更具竞争优势。这可能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此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券商将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通过发展特色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方式,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把功能性放在首位
《实施意见》共分为8个部分、18条措施,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
业界比较关注的是功能性定位再度提及。从监管的指标体系与态度来看,《实施意见》督促券商端正经营理念,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长期战略,在内部机构设置、资源投入、绩效考评等方面作出适当倾斜。这要求券商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实施意见》还要求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统计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服务科技创新、信息科技投入等行业机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券商需要关注监管导向,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在相关领域的表现,以获得更好的评价结果。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记者提问关于接下来如何落实《实施意见》时也提到,要压实行业机构责任,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加强组织管理和资源投入,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投行业务增量最多,IPO、并购重组推力明显
最受关注的是IPO的部分,这是重头戏。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券商的投行业务迎来许多变化。近年来,券商提升项目筛选、定价和销售能力,以适应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同时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包容性制度,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并扩展发行承销试点。这意味着券商需调整业务策略,加强科技型企业估值、信息披露等能力,助力企业利用境内外市场融资。
《实施意见》鼓励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强链补链,支持跨境并购和多元化估值方式。券商作为财务顾问,需提供更灵活的并购方案设计,简化审核流程,提升科技企业整合效率。实际上,在2024年以来,券商在并购领域就已经有许多业务的深入。
与投行业务还有关系的表述:《实施意见》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显然,券商在北交所的布局已经很激烈;《实施意见》支持养老相关企业股债融资,券商可拓展养老产业链(如医疗、康养)企业的承销与财务顾问业务。
跨境业务部分也有一些提法与券商有关。《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企业合理开展跨境并购,此外,引导科技型企业合理用好境内外上市“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境外上市优质科技型企业回归A股。这对券商投行业务来说也是一个方向。
仍是与支持优质科技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有关的内容,《实施意见》引导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券商可通过参与私募基金管理、推动基金退出机制创新(如“反向挂钩”政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优化募投管退循环,增强科技领域资本流动性。
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并未离开政策端视野
财富端的政策导向表述更为直观。《实施意见》提到,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其中,完善投资顾问制度规则,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探索构建行业执业标准,培育壮大人才队伍,有序扩大可投产品范围。与此同时,《实施意见》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降费,券商需调整资管业务结构,探索低成本运营模式,同时通过投顾业务增加附加值。
《实施意见》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完善投资顾问制度规则。券商可以加强与中长期资金的合作,拓展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其中,政策要求打通社保、保险资金入市障碍,券商需设计适配养老金投资的标的(如FOF基金、稳健型债券),并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增强资金稳定性。
与分支机构建设有关的表述在《实施意见》中也有提及,其提到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大对营业网点、服务APP等亲老适老化改造力度。加强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保障老年投资者合法权益。
整体而言,券商需优化财富管理产品线,提供低费率、高透明度的普惠型投资工具,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绿色、科技债券市场有业务发挥点
债券业务方面,《实施意见》提到,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乡村振兴公司债券,这些方面券商有所作为。此外,绿色金融方面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券商可协助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并参与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政策明确支持绿色产业股债融资,券商需完善绿色金融产品设计能力,满足低碳转型需求。
数字化转型预计将上新台阶
数字化转型是证券业的共识,其中提到了要提升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水平,推动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和“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推动数据要素相关技术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的应用。
稳步推进券商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转常规。
推动更多数字经济、平台企业股债发行“绿灯”项目落地。
这意味着券商自身数字化升级力度将会再上新台阶。近年来,监管已多次发文鼓励数字化转型的赋能。
券商落实全面风险管理,避免“伪创新”
《实施意见》督促行业机构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避免一哄而上,严防“伪创新”“乱创新”。针对金融“五篇大文章”不同领域的风险特点,探索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督促行业机构健全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和压力测试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记者提问关于接下来如何落实《实施意见》时也提到,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从严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名实施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如此来看,强调“合规创造价值”,要求券商落实全面风险管理,避免“伪创新”。需加强合规团队建设,完善风险监测机制,防范以“五篇大文章”为名的违规行为。
券商在舆论场的角色更加明晰
《实施意见》提到要加强宣传引导。围绕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大改革、重要政策的宣传解读,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大对典型做法、示范案例的宣传与推广。动态评估政策效果,适时优化相关措施安排。
随着监管的加强,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增强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
加强资本市场人才队伍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也提到了要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加强资本市场人才队伍建设。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改革和业务创新对券商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需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团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