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欧盟将针对所谓立陶宛遭受的“经济胁迫”,重启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的诉讼案件。欧盟委员会当天声称,已要求日内瓦的贸易法庭恢复审理此案,从而结束了过去一周关于其是否会让该案件失效的种种猜测。2022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的2024年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
2021年11月,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事导致中方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同年12月2日,立陶宛外交部声称中国海关“可能”已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2022年1月,欧盟以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但这项指控当时并无任何公开资料佐证,也没有官方部门或商会代表背书。2021年12月3日,“澎湃明查”引述一名“相关消息人士”说,“系统里现在还是有(立陶宛)的”。
立陶宛(资料图)
立陶宛只是个蕞尔小国,这对立陶宛的经济影响很大,让他们陷入了“经济寒冬”。立陶宛当然不服气了,在各个公开场合污蔑中国,说中国对他们进行了“经济胁迫”。然后没多久,欧盟就“下场”了,准备替立陶宛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污蔑中国的行为是“歧视性贸易做法”,还说已经掌握了中国“胁迫”立陶宛的相关证据。但可笑的是,欧盟一直拿不出强有力的证据。反而因为特朗普威胁要对欧盟加征高额关税,于去年突然含糊其辞地暂停了诉讼。
说通俗点就是欧盟根本找不到赢下这起案件的有利证据,如果继续对中国提起诉讼,最后输的肯定会是欧盟自己。当然,欧盟自己心里也明白,它为立陶宛出头本质上就是强词夺理。欧盟之所以几度重启此案,也是担心 “认怂表现” 会让美国和部分欧盟成员国感到不满,所以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强行为立陶宛站台撑腰,以彰显自己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前,欧盟一直强调中国对立陶宛有 “歧视性贸易措施”,但事实证明立陶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溃败完全是自身的原因。
欧盟(资料图)
但实事求是地讲,中方对此恐怕也是习以为常了,因为欧盟对华翻脸的次数着实太多,以至于中方很难对欧盟的口头承诺抱有多大信赖。更何况,即便欧盟以这件事对华施压,恐怕也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它终归要靠证据来说话,而欧盟显然仍未找到能够指控中方进行歧视性贸易、政治胁迫立陶宛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无法说服第三国企业公开作证。
兰茨贝尔吉斯表示,如果欧方还想跟新一届美国政府搞好关系,而不是让美方怀疑中欧越走越进,就应该以更强势的姿态对中方施压。如今,欧盟27国选择重启这一案件,大有与中方“斗到底”的姿态。即便如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最终结果也只会注定欧盟败诉。正如我商务部、外交部所说,中立争端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欧盟方面理应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
要说立陶宛的所作所为背后没有别国的支持,想必也是不太可能的。否则就其自身来说,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必将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我们不管立方背后站的美国,还是欧洲,立陶宛若还要继续纠缠下去,中国必定会让其付出惨痛代价,虽然我们不惹事,但我们也绝不怕事。对于一些宵小之辈,中方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制措施,大家也可以“拭目以待”一下。
当然,除了立陶宛之外,美国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特朗普尽管并未在这一方面做出明确回应,但是在其上任前,有美媒引述特朗普过渡团队的观点称,若放弃诉讼则代表向中国“屈服”。而且暗示欧盟最好表现出与美一致的立场,不然相关合作可能会受到影响。对此,欧盟贸易事务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尚未做出是否恢复此案的决定,欧盟仍在继续关注事态发展。当然,还没到最后时刻,此事还有变数存在。
据欧盟委员会网站消息,冯德莱恩面对欧盟各国外交使团发表讲话。她直截了当地发出警告:“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交易频繁的地缘政治时代。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的每一种关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再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包括过去70年来建立的规则和规范。”冯德莱恩指出,当前,欧盟必须改变自身行为方式,“需要大胆,需要灵活,需要参与”,包括可能不得不进行“艰难的谈判”,即使是与长期合作伙伴。她此处指的是美国。
为美国地缘政治利益服务的欧盟,替立陶宛告中国来“讨好”特朗普,最后只会得不偿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早已瞄准盟友,欧盟迟早也会成为美国的“垫脚石”。至于一直怂恿欧盟告中国的立陶宛,其对华经贸受限也是属于自作自受,早年间立陶宛允许在当地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如今还倒打一耙,在国际社会上“叫屈喊冤”诋毁中国,现在还想靠着欧盟和美国威胁中方,其政治操弄不会得逞的。
中欧贸易(资料图)
欧盟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也破坏了中欧之间本应友好的贸易关系。欧盟与其被他人当“枪”使,不如回归理性,客观看待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规则和事实至关重要。没有证据就随意发起诉讼,还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胜利,这严重损害了国际秩序。希望欧盟能早日认清形势,放弃这种不合理的诉讼,重新回到正常的贸易合作轨道上。中欧在经济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在“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下,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西方国家得跟上时代步伐,别再沿用那种陈旧的冷战思维和只顾自己赢的竞争观念。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疫情挑战和经济发展难题,这样的做法最符合我们大家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构建更加稳定、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