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消息,将从2月4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为止。声明显示,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信件不会受到影响。
不断到达的快递堆满了美国洛杉矶机场的美国邮政(USPS)分拣中心仓库,直至溢出仓库门外。这个约 20000 平方米的库房每天会迎接大约 20 个国际航班送来的包裹,工作人员拆包分拣,再发至美国各地的次级转运中心——其中 60% 来自中国。这一夜,中国包裹被全部拦下,瘫痪了整个分拣中心。
美国快递工人搬运包裹(资料图)
美国邮政(USPS)宣布,自当地时间2月5日起,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日前就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和国土安全部发布的联邦登记册公告内宣布对香港产品加征10%关税,以及美国邮政暂停香港邮政向美国付运内载货品的邮件表示强烈不满。发言人强调,特区政府正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假如美方不纠正其错误行为,特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包括循世贸组织途径,以捍卫合法权益。
如此戏剧性的“转弯”引发哗然。美媒分析称,导致这一混乱发生的原因是美国贸易政策的突然变化,这包括对华加征关税和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关税豁免。上海一家跨境电商服务商的负责人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前,800美元以下的包裹豁免关税,清关工作比较简单。随着新政策实施,包裹清关的耗时和成本都会明显增加,整个流程会更加复杂。“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短时间内激增的工作以及对流程的不熟悉,可能是USPS暂停接收包裹的主要原因。”顾涛推测称。
美国快递工人搬运包裹(资料图)
为了规避直接对出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更多企业开始增加对海外仓的布局,先通过大宗物流将产品运往海外仓库。跨境眼《2023年海外仓蓝皮书》数据显示,1亿-3亿元规模的卖家,使用第三方仓的比例达到78.57%,使用海外仓几乎成为标配。仓储需求暴增,进一步推高第三方海外仓企业的增长。深圳市商务局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深圳企业建设运营的海外仓面积已超过380万平方米,较2022年新增约100万平方米。“海外仓第一股”易达云的2023年毛利率高于20%。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跨境电商直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到货快、节省费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方近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调整小额免税政策,这无疑将提高美国本土消费者的消费成本,降低购物体验。何咏前同时表示:“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优化监管,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也为本土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优质优价的消费环境。”
快递物流仓储(资料图)
美国邮政局高级公共关系代表约翰逊(Marti Johnson)通过邮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国邮政局和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正在密切合作,对中国新关税实施有效征收机制,以确保对包裹递送的干扰降至最低。” 美国邮政局的消息公布后,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以及中国顺丰公司的国际快递服务均表示,他们将继续向美国寄送包裹。德国邮政旗下的敦豪快递(DHL)表示,他们正在努力避免供应链中断,并限制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负面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此次停收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表态”,是为了迎合特朗普的政治意图而刻意为之的“走过场”之举。然而,这种缺乏对市场实际影响充分权衡的 “政治表态”,终究难以经得起现实的考验。这一先停后复的过程,恰恰将其最初停收包裹时 “政治表态”的本质暴露无遗,也再次印证了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政府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而罔顾市场规律的行为,往往难以持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理性与现实的轨道上来。
美国白宫(资料图)
需要看到,美国邮政署政策的“朝令夕改”并不是对错误的根本性纠正,而是政策执行的技术性调整。背后作祟的,是对中国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偏执。这也是美国贸易政策政治化的缩影。美国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正成为这一病态观念和偏执政策的最大受害者。电商物流平台Easyship指出,消费者可能因此承受更高的物价,同时相关企业也会面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中美经贸联系非一纸政令所能切割,只有合作才能让太平洋两岸的消费者共享贸易红利。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日前主持例行记者会。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不着急同中方领导人进行通话。美方之前已经宣布了对华加征关税,中方也宣布了反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有什么话要对美方说?林剑表示,中方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两国元首此前通话时,中方已经阐明了原则立场,双方也已就开展互利合作达成了原则共识。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
中国迎来新春“访华潮”。日前,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启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泰国总理佩通坦、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近期也将来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新一轮访华潮凸显中国推进外交议程、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努力。《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访华的四国领导人都将参加7日举行的亚冬会开幕式。这显示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守正创新”的特质,展示中国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决心。
此次受邀访华的四国领导人与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却是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共建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旅游、教育、媒体与智库、民间交往等诸多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构建了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人文交流新局面。目前,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共建国家连续成功举办8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这种外交战略的背后,是中国在大国外交格局中的自信崛起。在巩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同时,中国也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访问,而是展示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大国责任感。未来,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继续扮演积极角色,为世界带来更多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