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306背后“最强大脑”(引题)
单杏花的“春运时间”(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人物小传】
单杏花,“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一线,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为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春节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象征,更是家庭团圆的时刻。每逢春节,无论身在何处,人们总会带着浓浓的乡愁,踏上归家的旅程。于是,一场数亿人的旅途成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
要在短短几十天内迎接数以亿计的庞大访问量,铁路12306系统面临的压力和程序运行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而在这背后,有一位“定海神针”般的女性,她就是“时代楷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
单杏花正在与团队成员攻坚克难。铁科院供图
繁忙
走进铁路12306科创中心,“春运售票合署办公室”几个字映入眼帘,在这间办公室里,运行着全球访问量、交易量最大的铁路票务系统——中国铁路客票系统。
“一到春运,我就会带领骨干们来这里值守,每天都有无数事情需要处理。”单杏花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一线,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为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办公室内,一面巨大的蓝色屏幕上显示着实时售票量、排队实况、平均等待时间……各项指标一目了然。
“今年的挑战也很大,最高日的系统访问量达到了405亿次,高峰时每5分钟有2.5亿次访问。今年春运最高日售票量是2155.5万张,已经创下春运历史售票最高峰。”周末仍在加班的单杏花解释道。
每天晚上十一点半,系统停止售票,但12306团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晚上停售之后,我们一方面会对系统白天产生的数据进行规整处理,另一方面会在夜间进行代码升级、资源补强、参数调优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能力。”单杏花告诉记者。
今年,12306系统新上线了购票信息预填优化试点功能,主要针对从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前往成都和重庆地区的旅客,他们在预售期外预填购票需求信息并支付费用后,系统会在车票起售时自动提交订单。
“虽然这是一个小功能,但系统内部有许多调整。每年运力增加,路网规模扩大,车票数量增多,系统也会新增更多功能,这对团队来说是更多考验。”单杏花说。
创新
据了解,12306团队从1996年开始组建,至今已整整29年。2011年6月12日,12306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此前,铁路售票系统主要以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和自动售票机为主。
而12306系统远不止售票这么简单,从购票、改签到退票,从进站验票、检票乘车、车上查票再到验票出站,整个过程由庞大的铁路票务系统作为支撑。尤其是如何优化票额利用、提升列车能力利用率、让更多人能买到票,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汇集和分析,辅助管理人员工作,都是单杏花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余票计算,列车余票是一种复杂的区段管理和动态裂变逻辑,为了让车票最大化利用,能裂解出无数种组合。”单杏花解释说。
多年来,车票经历了从硬板票到软纸票、纸质磁票,再到无纸化的过程,每一次的突破和创新,单杏花都将其视若珍宝。
2017年,单杏花带领团队创新设计多维度、高精度、自适应的人脸识别算法,融合模式创新、架构创新和应用创新等手段,成功研发了全行程一体化的电子客票技术,使铁路客票正式进入“无纸化”时代,旅客平均检票时间缩短了2/3。
“当时,普速车站纸质车票在一夜之间转变为电子客票。”2020年6月19日那天晚上,单杏花坐在监控大厅与全国所有铁路车站进行视频对接,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单杏花从小就有一股执着的劲头:“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每实现一个技术创新,都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她记得,客票系统初期研发时,售票员一天需要坐十几个小时,于是在后来的窗口售票程序版本中,特意调大了字体,让售票员的眼睛可以不那么疲劳。
“如果售票员因为这次更新提高了效率,我们的努力便是值得的。”为了服务广大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单杏花与团队尽最大努力去创新、优化和突破。
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这是团队一直坚守的原则,也是其创新的动力。
延续
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实属不易,而将一生奉献于一个行业,更是难能可贵。
近三十载,单杏花曾收到许多企业的高薪邀请,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坚守铁路事业,一心一意埋头科研工作。
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单杏花带领团队进行了6次大规模建设改造,上千次功能优化,先后研发了移动支付、候补购票、互联网订餐等便民功能。团队也从几十人发展到700余人,推动12306系统从以售票为主向旅客出行全过程服务不断迈进。
2024年12月,中央宣传部授予单杏花“时代楷模”称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党和国家对铁路发展的认可,也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我们是幸运的,恰逢铁路大发展的机遇。”单杏花说,对她而言,客票系统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她倾尽全力、持之以恒、从不动摇。
“虽然我们的客票系统目前已经升级到7.0版本,但它仍在建设中。随着社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未来的挑战将更加艰巨,需要从细微之处着手。”如何面对未来,团队如何推动发展,是50岁的单杏花经常思考的问题。她认为文化赋能至关重要。“要通过价值观指导每位员工的言行、具体的做事方法和功能研发,让这支队伍拥有稳定的内核,更具战斗力,真正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每次和单杏花出差时,都能看到她在火车上、车站里主动和旅客交流、倾听需求,笔记本上记满了问题和设想。”12306团队青年骨干告诉记者,单杏花始终把群众需求装在心里,而这种品质也被团队成员深深铭记。
“未来铁路客票和12306都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在售票层面让大家感受到智能服务,更要为人们提供更温馨的出行体验,我们的目标是让旅客的出行更加美好。”单杏花表示,“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和功能创新,要做到细致、严谨,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智能、高效、精准的行程规划算法,让旅客通过最多两次换乘就能到达全国铁路的任意一个车站。这是一个难题,非常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单杏花而言,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展现出精微的功夫,“如果缺乏钻研精神,那么很难将事情做到最好。”
夜幕低垂,城市的灯火渐渐稀疏,但“春运售票合署办公室”内依旧灯火通明。转身间,单杏花又投入未竟的工作中,那些未完成的计划,正悄然生长……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