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参考网
“潞河医院有着近150年的悠久历史,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凝练百年潞河医脉,弘扬潞河精神,不断创新医疗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在近日举行的“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活动”采访调研座谈会上这样说。
由十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中央主流媒体医院行”采访调研团走进潞河医院,通过座谈会、现场观摩、专家讲解等形式进行了深入采访。
创新学科建设
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介绍说:“我们潞河医院的历史,起源于1878年美国传教士在通州开办的诊所,到今天已经147年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病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图为座谈会现场
2015年,在百余年发展的基础上,潞河医院启动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医院学科改革工作。通过改革,医院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国家区域医疗水平的蓝色县域核心示范基地。目前,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管理综合评价在北京市排名第6位。自2018年到现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连续7年被评为A级。”
吴英锋进一步介绍说:“近些年我们医院医教研各方面同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全科第八临床学系、影像专业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全科、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拥有中美神经研究所和首都医科大学糖尿病研究所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中心实验室。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2024年专利转化运用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
创建特色品牌 学科协同发展
在座谈会上,潞河医院普外科、骨中心、肿瘤中心、心脏中心、内分泌中心等的学科带头人或科室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科室的发展情况。
普外科负责人韩威表示,普外科潞河医院建院之初成立的科室,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由6个专业组或病区组成的重点科室,6个专业组分别是肝胆胰、胃肠、甲状腺乳腺、腹壁疝及血管、肛肠、通科外科(腹痛中心)。近几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潞河医院骨中心负责人刘亮介绍说:“我们中心肇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壮大。现为北京市重点专科、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单位,建立了步态分析实验室、肌电图和电生理室、解剖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和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开展了国家卫建委临床服务能力指南中的全部诊疗技术。是北京市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非常全面的骨科中心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院骨中心设立创伤骨科、手足外科等专科门诊,还有肩痛、康复及日间手术等特色门诊;同时,还承担着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专业基地的培训任务,是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生培养点,并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全日制教学任务。此外,骨中心每年还承担黑龙江、江西、河北、天津、内蒙古、山西和北京市的进修医师培训任务。
目前,该中心完成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550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立了智慧骨科培训基地,培养了大量国内学员,推广了智慧骨科的广泛应用,建立了丝路健康骨科培训基地,接收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等地的医师来潞河医院学习,助力中国智造的全球影响力。
记者深入医院科室采访调研
“我们内分泌中心分设了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与生长发育、肥胖、代谢性骨病这6个亚专业。”内分泌中心的孙荣欣介绍说,“近些年来,该中心围绕六大亚专业,设置了国家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甲状腺介入组、血管介入组、甲亢突眼组及基因组等专业小组。该中心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6年成为医院第一批首医硕士点,2022年成为医院第一批首医博士点,2023年成为医院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并且成功申报了北京市重点临床专科。”
肿瘤中心负责人严冬表示:“我们中心近些年重点推进了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了全面提升肿瘤的临床诊疗和研究能力,2018年,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重组肿瘤内科、介入微创科以及研究型病房等亚专科,成立了肿瘤中心。自成立以来,肿瘤中心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贯彻规范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推动内科外科化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体系,成为城市副中心地区最大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创立“潞河方案” 提升国际影响
在深入医院各科室采访时,潞河医院心脏中心负责人翟光耀对记者介绍说:“我们心脏中心在历代‘潞河人’的不懈努力下,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亚专科建设不断发展。”
据介绍,翟光耀从2023年开始,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诊疗模式,吸引大量外地疑难、危重患者慕名就诊,不断提升学科知名度。面对如何保障周边及全国患者心脏健康的问题,作为北京市通州区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单位,围绕区级心血管疾病质控工作,深入开展医联体建设,建立微信会诊通道,承接双向转诊,与各医联体单位紧密协作,组织专家下沉社区医联体进行培训、门诊、义诊等。其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绿色通道诊疗模式流畅。
目前,急危重症患者可实现急诊科、胸痛中心双绕,直接到达导管室,进一步缩短了介入治疗时间,提高了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同时,他们还开展心脑联合诊治平台,方便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诊,开展心脑联合造影、心脏下肢血管联合造影,推进泛血管疾病诊治水平,并顺利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院内开设多个多学科诊疗门诊,涵盖了心脑同治、心肾同治等多个学科。
该院心脏中心负责人还介绍说,近年来,心脏中心大力开展新技术,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以满足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200万常住人口的心脏疾病就医需求。2024年心血管介入手术量突破一万例,北京市单院区冠脉介入手术量居北京第三。
另据了解,翟光耀作为国内冠脉介入机器人的领军者,率先开展冠脉介入机器人的操作培训、临床研究,完成国内首批、北京首例“全流程”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下冠脉介入手术。同时,他们创立中国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俱乐部,推动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的技术推广与临床研究发展,影响力从京津冀延展至全国多省,进一步提升了该中心的学科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不但在专业技术及科研领域取得进步,在国际上还创新性提出“潞河方案”,并于2024年EuroPCR国际顶级心血管学术会议上展示了该项技术与相应研究规划进展,得到了国际同道的好评,并被誉为“开拓性的思路”,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在该院神经内科采访时获悉,潞河医院的神经内科不仅是北京市重点专科培育学科、通州区重点学科,还是京东地区神经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中心。经过35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理论扎实、经验丰富、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凝聚力团队。科室连续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静脉溶栓单位、北京市优秀动脉取栓单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卒中中心绿道建设第三名,获批北京市高级卒中中心,同时亚专业建设癫痫、眩晕、变性病的诊疗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采访中,潞河医院党委书记全俊亚表示,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医疗机构,近些年来,潞河医院的医教研的影响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正在逐年扩大,这是全体3000多名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全俊亚说:“今天的潞河医院,凝练百年历史与传承,坚守当代医者的使命与担当,确定了‘承载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需求,强综合、突特色,具有持续核心竞争力的人民满意的优秀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愿景。今后,医院将坚持两个以人为本,善待每一位来者,尊重每一位员工,汇聚各方力量,制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使其成为符合百姓意愿、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行动纲领。在潞河医院百年老院深厚的文化根基上,创造新的业绩,创造新的价值,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