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巴拿马的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外交场合,巴拿马的决策动态再度成为焦点话题。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巴拿马宣布不再与中方续签“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一消息瞬间掀起舆论波澜。

此前,特朗普曾威胁收回对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声称中国对该运河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违背其国际中立地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方迅速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掷地有声。那么,巴拿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中方的回应又释放出哪些信号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局势。



特朗普(资料图)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在全球航运和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全长81.3千米 ,最窄处152米,最宽处304米,水深13 - 15 米。别看它的“体格”不大,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船只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需要绕道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航程长达1.5万公里。

巴拿马运河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成为世界海运的关键枢纽。全球约5%的海运交通集中在这条运河,每年约有14,000艘船通过。它不仅是巴拿马的经济命脉,贡献了巴拿马国内生产总值的6%和财政收入的20%,进入21世纪后,为巴拿马国家财政注入了约280亿美元,也是美国等众多国家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美国是巴拿马运河的最主要用户,占运河货运量的74%,其次是中国,占21% 。



特朗普(资料图)

2017年,巴拿马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篇章。此后,中巴合作不断深入,成果丰硕。近40家中国公司在巴拿马开展业务,涵盖采矿、金融、物流和电信等多个领域。中国企业岚桥集团2016年投资玛格丽塔岛,并将其变成了巴拿马最大的大西洋港口,该港口位于西半球最大的科隆自由贸易区。

然而,近期巴拿马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2025年,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谈后,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决策。他表示美军舰可以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这一转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对巴拿马的施压是重要因素之一。鲁比奥任内首次出访,就将拉美地区作为目的地,而首站便是巴拿马。这一安排充分体现了美国对巴拿马运河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向巴方传递了明确的压力信号。在会谈中,鲁比奥对巴方进行了威胁,声称如果巴方不做出改变,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联系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不排除武力夺取巴拿马运河的言论,这种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作为体量不大的国家,巴拿马在军事上难以抗衡,只能选择妥协。



特朗普(资料图)

巴拿马国内也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其决策。虽然巴拿马政府做出了对美妥协的决定,但巴拿马民众对此并不完全认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到访引发了巴拿马城多个地区的抗议活动,示威者反对美国国务卿的到访,认为这是美国对巴拿马内政的干涉。他们焚烧特朗普和鲁比奥的画像,以及美国国旗,表达对美国行为的不满。这表明巴拿马政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背后可能存在着内部的利益博弈和政治压力。

面对巴拿马的这一决策,中方迅速做出回应。中方表示,中国带给巴拿马的从来都不是恐惧,而是平等、尊重和互利,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一回应简洁有力,彰显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中国在与巴拿马的合作中,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合作,为巴拿马带来了发展机遇。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贸往来,都为巴拿马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美国的威胁和施压相比,中国的合作方式更加符合巴拿马的长远利益。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中方一贯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作为永久中立国际水道的地位,尊重巴拿马政府对运河的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中方与巴拿马的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旨在实现共同发展。外交部发言人也坚决反对美方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发表的不负责任言论,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美方的言论和行为是对国际合作的破坏,是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抹黑。



特朗普(资料图)

从长远来看,巴拿马与中国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巴拿马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对巴拿马施加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巴拿马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巴拿马运河问题产生影响。特朗普在2024年末曾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炮轰巴拿马,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声称中国“控制”了这条运河,甚至称有中国军人“驻守”在巴拿马运河,这种言论遭到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的抨击,称其为胡说八道。特朗普的这些言论背后,既有“遏华心态”作怪,也有想在未来施压巴拿马政府,限制中国在该区域投资和经济存在的意图。然而,美国政治局势多变,未来新政府上台后,其对巴拿马运河的政策也可能发生变化。

回顾美国与巴拿马争夺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和争议。19世纪,法国工程师曾尝试开凿巴拿马运河,但因工程难度大而停工。后来,美国参议院和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巴拿马运河对美国军事和经济意义重大,于1902年投票通过购买巴拿马运河项目提案。美国支持巴拿马反政府武装独立,在巴拿马独立后,获得了运河的永久特许权以及对运河区的控制。1904年,美国从法国人手里接下巴拿马运河工程,1914年建成。二战期间,巴拿马运河在美国向太平洋舰队输送航空母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朗普(资料图)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巴拿马运河及区域的控制引发争议,两国关系紧张。巴拿马爆发学生抗议活动,1964年1月9日发生暴动,导致人员伤亡。1974年,美巴双方展开谈判,1977年9月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1979年美国将巴拿马运河区主权交还巴拿马,并设定1999年12月31日将跨洋航道所有权转让给巴拿马。1999年,美国如期将运河正式移交巴拿马政府。这一历史过程反映了巴拿马为争取运河主权的不懈努力,也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

如今,巴拿马运河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巴拿马在中美之间的决策,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也对地区和国际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方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希望巴拿马能够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共同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相信在未来,通过对话与合作,巴拿马运河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各方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