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重庆举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这是“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发布会的第三场。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黄朝永现场介绍说,今年将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有望实现全面突破全面见效,让群众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打分”。

重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已顺利起步。截至目前,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63项重大改革全面启动,18项已制定出台改革方案,14项形成改革方案送审稿,31项正抓紧调研论证。


发布会现场

关键词:12个“新”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聚力打造12个方面标志性改革成果,我们将其迭代细化为12个‘新’的工作任务。”黄朝永说,今年重庆将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实现全面突破全面见效,具体来说就是12个“新突破”。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探索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六类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地方政府)信用评价应用机制。

二是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取得新进展。提速实施新一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改革,完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体制机制,打造亩均论英雄改革升级版,健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体制机制。

三是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体系,构建两江协同创新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四是完善内陆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制闯出新路子。加快建设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探索陆海并进的内陆制度型开放。

五是建立智慧高效城市治理体系构建新模式。建成贯通实战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构建“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完善韧性城市规建治一体化机制。

六是健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培育新优势。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现代生态特色农业培育机制。

七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新经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深化实施“春风满巴渝”行动,构建城市国际传播体系。

八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呈现新气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涉民生领域问题监管处置机制,构建工程等重点领域欠薪治理体系。

九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展现新作为。打造全市域整体大美支撑体系,完善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管理体制。

十是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形成新范例。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十一是完善平安法治一体推进体制机制迈出新步伐。完善维护安全稳定机制,完善案件全流程一体化执行监督机制。

十二是完善党建统领体制机制开创新局面。推进巡视巡察联动贯通改革,健全以实干实绩选人用人机制,加快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深化“群团强基层·联动促治理”改革,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黄朝永现场介绍有关情况

关键词:3个“感”

黄朝永说,改革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获得感方面,探索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机制,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不少于100个,开展摸排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制定优化助企服务评价指标;健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体制机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比提高到10.2%,绿色贷款余额达1万亿。

幸福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集采药品耗材品种达到850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病种达到93%;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5个,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试点。

安全感方面,完善韧性城市规建治一体化机制,“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化管理率达到70%,建成应急避难场所4800个;完善涉民生领域问题监管处置机制,建成“阳光厨房”3.8万户,建立“水电气三表”全链条监管模式;完善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全面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郭发祥 周本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