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1日,江西某地,2枚东风-15导弹呼啸而出,不久后,巨大的爆炸声在台湾北部的海面上响起。

22日、24日,4枚东风-15导弹相继命中预定目标(海面)。同时,《人民日报》连发四篇文章指责台独势力。

7月31日,迟浩田(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在建军68周年的招待会上表示:

如果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台湾当局一意孤行制造分裂,人民解放军绝不会坐视不管!

一时间,海峡两岸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震惊世界的台海危机再次爆发



东风-15

然而就在这形势危急之时,李登辉竟然公开说出“大陆的所有行动我都知道”、“他们的导弹是空包弹”、“我们有18套剧本应对他们”这种话。虽然李登辉的话听起来很狂妄,但是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有内鬼……



如今,当我们再次提起96年台海危机,很多人都会遗憾地说,我们那次错过了一个统一台湾的最好机会。提起当年的那个叛徒,所有人都恨得牙牙痒。很多人都觉的正是因为那个叛徒的出卖,才让我们错失了一统台湾的良机,才让美国肆无忌惮的派出航母,迫使我们咬碎了牙往肚里咽

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实话讲,这些是对的,但这并非完全正确。有叛徒出卖我们吗?有。有美国的压力吗?也有。可是,即使是到了最后我们也没有认怂,更没有输。不仅如此,在这场博弈中,真正输的其实是美国



大家好,这里是围炉话史。带你品历史,看世界。 温一壶酒,促膝而坐,听我慢慢为您讲述。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成都与国民党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搏斗。最终,蒋介石狼狈逃往台湾,并在美国的帮助下,在台湾与我军隔海对峙

从那以后,两岸关系时好时坏。因为美国的插手,两岸的关系也多次陷入危机之中。我们把其中最紧张的几次局势称为“台海危机”



历次台海危机

第一次:1949年10月24日—1950年8月

败退台湾后,眼见国民党腐败无能的美国,也决定不再对其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我军也在准备解决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力量。

1949年7月,我军发起“金门战役”。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我军没能取得成功。之后又因为朝鲜战争使得国民党残余势力得以苟延残喘



金门战役

第二次:1954年9月3日—1955年5月

艾森豪威尔上台便开始大力扶持国民党,还说出“台湾地位未定论”这样的荒唐言论。在经过九三炮战、一江山岛战役之后,美军与国民党海军大将撤退至台湾(大陈岛撤退)。



大陈岛撤退

第三次:1958年8月23日—1958年10月5日

1958年,美国妄图施行“两国论”,于是我军发起了“金门炮战”。这次炮战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同时也粉碎了美国的阴谋

第四次:1961年4月1日—1965年11月14日

建国初期,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然而此时的蒋介石却想要趁我们脚步不稳进行反击,国民党军队多次对沿海地区进行骚扰。于是,双方进行了“东引海战”、“八六海战”和“乌丘海战”三场战役。最终,蒋介石躁动的心再次安定了下来



乌丘海战(也叫崇武以东海战)

第五次:1995年7月21日—1996年3月23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公开违反禁止台湾高层访问美国的承诺,宣布允许李登辉对美国进行所谓的“私人的、非官方”的访问,而李登辉在访问期间更是大肆鼓吹“台独”言论。面对这种情况,我军立即进入战备状态。之后,美军航母通过台湾海峡。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第六次:1999年7—9月

1999年,李登辉公开重提“两国论”,无视我们的底线,于是我国决定对其做出强硬警告。

8月,空军实施实弹打靶试验,海军在北海附近进行反潜演习。

9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的海陆空三军以及第二炮兵、民兵预备役部队进行了大规模、多兵种的联合演习,极大的震慑了“台独”势力。



96台海危机

1995年,李登辉以参加母校(康奈尔大学)毕业典礼为由访问美国。在其访问期间还大肆叫嚣“突破外交孤立”、公开宣扬“台独”言论

可就在不久前,美国国务卿才对中国保证绝对不会让李登辉进行访美。更何况,在中美建交之后,美国一直不允许台湾的高层进行访美活动。



那么此时的美国到底在打什么样的如意算盘呢?

其实,这是美国在试探中国的底线,准确的说是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自从苏联解体后,失去牵制的美国便开始为所欲为,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几次三番的找中国的麻烦。

台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所以美国在90年代后就一直在拿台湾说事儿。还逐渐增强其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一次次的挑衅中国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忍气吞声,那美国势必会认为我们软弱无能,然后得寸进尺



面对着这种触碰底线的问题,党中央立即进行反“台独”的斗争:召回驻美大使、推迟第二次“汪辜会谈”。同时向外界释放‘一旦有人宣布台湾独立,我们就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信号

随后,包括海陆空三军以及二炮在内的数十万部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此情况下,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于12月份通过台湾海峡,而这也是中美建交后,美国航母首次通过该海域

次年2月,3艘美军军舰再次驶过台湾海峡,美海军部长更是公开宣称:只要总统下令,第七舰队完全可以处理任何区域的局势。

3月,台湾举行“大选”,我军再次进行军演并发射导弹从而震慑“台独”势力。

3月8日,我军发射的7枚东风-15导弹先后穿过台湾海峡,飞往高雄外海、基隆外海等目标

当时,双方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连日本和美国也非常关注此事。

在发射导弹后,我军迅速集结数十万部队再次举行联合军演。这一次,我军甚至在台湾方面实际控制岛屿不足10海里(18.52公里)的地方进行了一次演习



面对我军的行为,台湾方面吓破了胆。但是就在所有人以为“大的要来”之时,美国两个航母编队再次来到台湾附近。而这也是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在这里投入最大规模的兵力

当时,美国国务卿更是直接表示:我们的军舰要处于必要时能提供“帮助”的位置。如果中国政府要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它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尽管我们的实力比不过美国,但我们绝不会就这样认输

海上力量不足,我们就把坦克、大炮搬到货船上;海军的潜艇也全部出动。

这样的做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似乎有些难以想象,但这却是我们当时的无奈之举。至于东风导弹,很遗憾,因为当时我们使用的是美国的定位卫星,所以一旦打起来,其后果大家也能明白。

就像在1994年10月的时候,美军电子战飞机成功的干扰了我国沿海地区的防空系统。那时,我们的雷达上有许多身份不明的飞机信号,可当战机起飞后连一架飞机都没有



如今,美国两艘航母来袭。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挑衅,我们难道会因为武器落后就束手就擒吗?

当然不会!虽然我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我们有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

在那段时间,许多部队开始练习抢滩登陆,还学习一些有关台湾的内容。在那些参与军事演习的部队中,官兵们主动请战,甚至还写好了遗书,随时准备为国牺牲。据一名老兵回忆,当时大家都写好了遗书,之后又把大量冒浓烟的旧发动机搬到船上,就为了能尽快冲上前去制造烟雾掩护后面的部队。



可以说,这时候的危机已经达到了高潮面对空前的压力,不少国民党高层都准备投降了

本来,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我们收复台湾的希望很大。结果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叛徒付之东流了

他把我军导弹是空包弹、我军部分军事基地位置、重大军事计划全部出卖给了台湾。此时的李登辉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一边在岛内大肆宣扬这些安抚民众情绪,一边舔着脸向美国求援。随后,美国就派出了双航母进入台湾外海

此外,由于美军修改了GPS数据,导致我军导弹的卫星导航系统瘫痪无法追踪美军航母位置,也无法精确打击台湾近海目标

最终因为种种因素影响,我军从主动转为了被动。为了防止局面失控,我们选择暂时退让,回到了一开始的对峙状态



刘连昆(叛徒之一)

真正的博弈

说起约瑟夫-普理赫和詹姆斯-埃利斯这两个名字,可能大家不怎么了解。其实,在96年台海危机时,这两个人一个是太平洋美军总司令,另一个是“独立”号和“尼米兹”号航母的指挥官

在回忆96年台海危机时,两人透露了一些细节,而这些东西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这场危机中不一样的一面



96台海危机的本质其实还是中美博弈,而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技高一筹,实现了战略目标

前面提到,克林顿或者说美国政府之所以同意李登辉访美,无非是为了测试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底线。而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一旦退缩美国肯定会得寸进尺。所以应对的最好方法就是“硬刚”。只有我们做好了随时拼命的准备,美国才可能退让

所以自始至终,我们的目的就很明确,那就是用军演以及外交措施,让美国重新回到“一个中国”的框架内



当台海危机进入高潮时,随着我军演习强度的不断增加,中美两国的对抗等级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美国内部的决策也出现了重大分歧

在96年3月的导弹试射中,我军导弹的其中一个弹着区是距离高雄西方大约40海里的方形地带,而另一个则是位于基隆东方26海里的方形地带。而这也是我军导弹第一次飞越海空航线。

对此,普理赫回忆道:当时美军的分歧是很大的,有些议员甚至想要派5艘航母去炸港口

尽管普理赫觉得这些言论非常可笑,但是如果美国不做出一些反应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丢面子的问题了



虽然炸港口是不可能的,但派航母还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对于‘该派几艘航母’,‘航母从哪进入’这些问题美国内部分成了两派。

强硬派主张派多艘航母进入台湾海峡,但另一派不同意这个方法,他们认为这样会让问题升级使局势恶化

最终,普理赫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派遣航母向台湾东部航行,这样一来美航母就绕过了台湾海峡



但是在调动“独立”号航母之后美军竟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于是普理赫表示希望在调动航母的同时做好最坏和最好的打算。之后强硬派向普理赫施压,要求其再增加一艘航母。于是普理赫命令“尼米兹”号航母从波斯湾赶来。

来到这里后,两艘航母按照普理赫的命令按兵不动,只可注意局势的发展动向。这样一来就不会过度挑衅中国,更不会让事件升级

而普理赫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在美军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虽然中方同美军作战的代价巨大,但中方不会轻易认输,他们很有可能会动用民用船只在台湾南北两端和东方国际航线上部署水雷,而美国恰恰就怕这种人民战争。



当然,因为叛徒的出卖,我方的底牌暴露在了美军的眼皮底下,而这也是美国强硬派主张多派几艘航母的原因之一。不过叛徒这件事也并不能改变整个事情的结局

之后,美军一直监视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竟然消失不见了。而美军误以为潜艇已经突破了岛链的封锁,向美国近海驶去,所以美军必须保持克制

于是美国警告台湾不要轻举妄动,普理赫还对台湾方面派来的人警告说:虽然我们派出了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能够为所欲为,我们来是为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美国安全顾问和副国务卿也警告台湾:美国不会为台湾的行为买单,不要想把美国拖入战争之中。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向中国表达善意,在第二轮导弹试射时,克林顿的东亚事务助理就曾强调“中美两国并没有处于战争的边缘”

对于美国来说台湾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大陆,它只是一枚棋子而已。只可惜现在台湾的某些人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双方都清楚了对方的底牌,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1996年3月25日,中方宣布演习结束,美军航母也返回了基地,台海危机就此结束



96台海危机对我们的意义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是它对我们的意义非同一般。

首先,面对美国的压力,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决不能退缩,美国给的压力越大,我们越要坚持,态度越要强硬。就像这次台海危机,正是因为我们视死如归的决心才降低美国进一步干涉台海局势的想法

此外,通过这件事美国也明白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不容触碰,中美关系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也得以平稳地发展。而克林顿对台湾的“三不”政策也被后来的历届美国政府沿用。



其次,在这件事中,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我们的空军战机大部分是二代机;海军主力舰队只有二战后期的水平,甚至因为火力不足只能把陆炮搬到军舰上使用;缺乏两栖登陆装备;导弹数据量不足;没有自己的卫星,关键时刻受人钳制;军事保密措施存在严重漏洞……

虽然我们有坚不可摧的意志。但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和科技实对战争走向的影响越来越大。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后果,萨达姆已经告诉了我们



结语

“输”了现在赢了未来

如果现在问我们输了吗?输了,叛徒出卖、失去了收复台湾的绝好机会;我们输了吗?没输,达成了战略目标、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

当年的屈辱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25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歼20能够驱赶美国航母;我们的东风导弹令美国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北斗卫星、空间站让我们的实力大大加强;我们的战机进入台湾空域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

正如一位美军所说的那样:“1996年台海危机,我们错误炫耀武力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开始疯狂地造飞机造军舰。”
而曾经开着航母进入台海的埃利斯也说:“中国的军力愈加强大,对美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现在,如果当年的危机情景再现,再让我带着两支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域,必然会受到解放军的惩罚。如今,即使美国愿意去协防台湾,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