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岛内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女士因病逝世,海峡两岸均表达了哀悼。台湾“风传媒”网站在一篇文章中认为:辜严倬云见证了“汪辜会谈”与“九二共识”等两岸沟通历史,她的离世对两岸关系而言既是挑战,也有机遇。


辜振甫遗孀辜严倬云因病去世,大陆给予高度评价和吊唁

台媒在文章中写道:台湾开春不平静,绿营发动“大罢免”,遍地烽火,就连喝杯咖啡、逛个夜市,也逃离不了绿营仇恨动员的魔手。特朗普上台后,两岸关系不确定性激增,此时赖清德“唯恐天下不乱”,竟又开始“补刀”。他在台商春节团拜活动上又高喊所谓的“新两国论”,最终引发台商在台下开呛“当家不要闹事”。但事后台当局却刻意称台商此举“耐人寻味”;绿营侧翼网军又开始趁机兴风作浪,试图“抹红”该台商。

赖清德的春联贺词是“六顺和春”,但台湾的现实情况要糟糕太多。当下的台湾社会弥漫暴戾之气,连大S不幸过世也被绿营网军刻意扯上身份认同纷争,甚至还有“阴谋论”登场。台湾社会是如此现状,两岸关系想有所转圜实在让人无法乐观。

此时此刻,历史为现实敲响了一记警钟。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女士于2月4日辞世,这个淡出大众舆论已久的名字再度跃上两岸媒体版面,它提醒台当局别忘了“汪辜会谈”所奠基的两岸交流对话基础,这一页历史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回避掉的事实。

1993年与1998年两度登场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它代表两岸运用智慧找到破冰接触的管道,为日后两岸常态化、制度化的交往铺上第一块地砖。两次会谈都能看到辜严倬云陪伴丈夫的身影,她无疑见证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时刻。2008年11月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的陈云林踏上台湾岛,其第一个行程就是拜会辜严倬云,这可以说是“汪辜会谈”的另类续篇。

对于辜严倬云的离世,两岸双方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悼念。值得注意的是,辜严倬云的离世对两岸关系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辜严倬云是“汪辜会谈”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2005年1月,辜振甫逝世,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孙亚夫赴台吊唁,当时台湾地区正处陈水扁时期,两岸关系急剧下滑。而孙亚夫是当时近十年来大陆涉台系统来台层级最高的官员,他的台湾之行对两岸关系极具意义。

2018年,海基会第4任董事长江丙坤过世。海协会前会长陈云林以“个人名义”于12月20日抵台吊唁。虽然当时陈云林已是卸任官员,但台湾学者仍认为此行对两岸关系总体发展有正面意义。

辜振甫、江丙坤与辜严倬云过世的时间点均处于民进党上台时期。从理论上看,两岸如何在“死者为大”的前提下互动,已经有了两次经验可借鉴。辜严倬云虽未曾任职海基会,但她身上体现了“汪辜会谈”的精神与意义,而且她又是近代思想家严复的孙女,这就更代表了两岸之间的历史关联。大陆会不会派人赴台吊唁,而民进党当局是否会阴险阻碍大陆人员赴台均需要观察。但从过去民进党当局过去的做法看,如果大陆派人来台吊唁,两岸之间的政治角力恐怕在所难免,因为谁也不清楚民进党当局会在这一过程中出什么难题。

台媒认为:辜严倬云代表了双重涵义,一方面是“汪辜会谈”亲历者、“九二共识”见证者,另一方面,辜严倬云从2003年至2017年担任“妇联会”主任委员将近15年之久,而“九二共识”与“妇联会”恰恰都是民进党当局的眼中钉。因此若评估民进党当局能否抓住这一两岸交流的机遇窗口,只能说可能性很低。


辜严倬云是近代思想家严复的孙女,这进一步证实两岸一家

最后台湾“风传媒”喊话赖清德当局:切莫把“大罢免”的仇恨情绪蔓延到两岸关系上,最终连难得的契机也给“罢免”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