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中国的军迷看到了一则来自澎湃新闻的报道,报道上称前苏联航母设计师瓦列里·巴比奇目前正在青岛一家名叫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的一家有限公司内任职。此报道一出,全世界为之沸腾。甚至是远在俄罗斯的瓦列里·巴比奇的儿子都不得不被迫在脸书上澄清,他的父亲目前定居在乌克兰,并未在中国这家公司工作。



不过虽然此条新闻是假的,但巴比奇·瓦列里确实在2014年在中国山东青岛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当时巴比奇还曾获得过山东省政府,特地颁发给外国人在鲁的最高荣誉“齐鲁友谊奖”。

巴比奇的履历牛到被美国忌惮多年,被视为美国航母的最大对手。经验如此丰富的航母专家,为何力排众难执意要来中国?为什么巴比奇来华会在世界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作为航母专家的他,又为我国航母事业做了哪些贡献呢?



瓦列里·巴比奇

大家好,这里是围炉话史。带你品历史,看世界。温一壶酒,促膝而坐,听我慢慢为您讲述。

01

航母天才瓦列里·巴比奇的成长之路

1941年1月27日,这位未来的天才航母专家就出生于苏联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报社记者,一家人在父亲微薄的工资下勉强度日。由于巴比奇的父母坚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所以他们无比重视巴比奇的成绩。

在父母的强力监督之下,巴比奇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由于家中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大量的书籍,为了能够在放假期间可以到老师家中读书学习,巴比奇就在学校努力和自己的老师打好关系。

老师也十分欣赏这个好学的学生,于是在巴比奇提出借书学习的要求时,非常爽快地就同意了。正巧这位老师对造船的非常的感兴趣,家里到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船只模型,有时候兴致高的时候还会拉着巴比奇一起拼装船只的模型。



在老师爱好的强烈熏陶下,巴比奇也开始逐渐对建造船只产生了兴趣。逐渐的他不满足于只是搭建船的模型,他开始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够真正建立一艘真正的船只。

1950年,年仅14岁的巴比奇为了自己的梦想考入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工程学院,在这里他学习到许多造船的专业知识。1959年毕业后19岁的巴比奇被分配到尼古拉耶夫当地的一个名叫“61个公社社员”的造船厂内工作。但是由于年纪小经验不丰富,刚刚进厂的巴比奇就只能当一名电工。



随着时间推移,巴比奇终于有机会参加厂内更机密的项目,例如61型反潜驱逐舰以及苏联海军搜救船的建造他都有参与其中。就是在这时,他体会到自己和厂内的其他资深人员有很大差距。

于是他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巴比奇每天利用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学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1962年,他终于考上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工程学院的大学部。由于在上大学前他曾有过在造船厂实习的经历,再加上现在又接受了更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他在建造上的天赋逐渐显现出来。

于是在1967年大学毕业后,他就由于过于优秀直接被学校送到当地最大的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内工作。该厂非常厉害,有资格生产特殊用途的舰艇以及万吨级以上的航母。



刚进厂时,巴比奇就进入导弹火炮设计部,先后参与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号的两艘直升机母舰的分系统建设。三年后,由于他优秀的工作能力,巴比奇被调到更高一级的造船厂的综合设计部工作。

也正在此时,黑海造船厂接到一个重大命令,那就是建造一艘4万吨的“基辅”级航母。这是巴比奇首次参与航母的建造工作,初出茅庐的他并没有资格设计航母的图纸,他只是在总设计师设计完毕,将图纸下发到造船厂内后,将设计图纸理解透彻后变成具体的航母建造流程。

也就是在建造这艘“基辅”级别的航母时,与航母设计单位联系密切,他的建造天赋也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



于是在这艘航母建造完毕后,巴比奇已经被调到航母设计单位的设计部工作,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成为了设计部的核心设计师兼航母武器装备系统的首席设计师。成为首席设计师后,他并没有因此满足,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成为了航母设计部的主任设计师。

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多艘苏联航母的建造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果。

1983年,“瓦良格号”航母建造计划启动。由于此项目极其重要,当时的苏联政府光航母建造方面的专家就派遣了800多名。但是耗了7、8年时间也没将这艘航母建造完毕,就在巴比奇以为自己后半生都将为研究这艘航母服务时。一个惊天噩耗来袭,苏联解体了



瓦良格号航母

02

苏联解体,“航母之父”沦为下岗工人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巴比奇就由一个苏联人变成了一个乌克兰人。没了苏联的强大资金的支持,黑海造船厂遭遇了建厂以来的最大打击。正在建造中的“瓦良格号”也被迫停止,像巴比奇这样的军工人才也没了用武之地。他彻底沦为了一名下岗工人。

遭受到生活如此重击之下的巴比奇,并没有颓废。而是将自己蛰伏起来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当了一名记者,在休息之余还写文章出书。

在我们看来从一个备受国家重用的军工专家到一名不为人知的小记者,这是非常残酷的经历,但在当时被迫下岗的专家中。巴比奇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别的科学家可能连养家糊口都难。



蛰伏期间的巴比奇接连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航母建造的书籍,例如《我们的航母系列》等书籍。正是由于这些书籍的出版,让美国人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于是出百万高薪邀请巴比奇到美国参加航母建造的工作,但是这个邀请却被他严厉拒绝了。

因为巴比奇觉得,苏联解体的很大一部分责任都在于美国。就是因为美国的挑拨,让本来再花些时间就能有所成果“瓦良格号”航母永远成了一个半成品。所以不管美国出了多高的薪酬待遇,他也没有同意。因为他骨子里的骨气告诉他,不能为了“五斗米折腰”



03

中国与“瓦良格”号的缘分

我国在经历过近代历史的惨痛教训后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佑一个国家的重要力量。于是早在1928年,陈绍宽就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想要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但由于当时时代时局的很乱以及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撑,这个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近代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的中国,想要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的愿望越来越强。正巧乌克兰此时传出想要卖掉“瓦良格号”航母的想法。正所谓“瞌睡送枕头”,我国政府立即找到乌克兰表达出想要购买的意愿。

本来中国和乌克兰在航母问题上都谈得差不多了,美国横插一脚进来,警告乌克兰要是敢把航母卖给中国,就要制裁乌克兰。乌克兰一听也怕了,就连忙终止了和中国的谈判。



中国也是没想到,眼看到嘴的鸭子就这么给美国搅没了。那时非常气愤,但是也没办法,毕竟那时还没有能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1997年10月,中国的一位爱国商人徐增平在得知祖国想要买 “瓦良格”号航母,但由于美国的阻拦没有办成。于是他就想以我一个人的名义买,不知道行不行。

于是徐增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乌克兰政府提出购买的想法。正巧此时乌克兰正愁着这个铁疙瘩到底怎么处理,再处理不了就要当废铁卖掉了,于是乌克兰政府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交易。



徐增平和瓦良格号合影

此时“瓦良格”号航母其实已经只剩一副空架子,航母上曾经能卖的都早已卖了,所以徐增平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就将这个“大块头”购买下来。

但是让徐增平没料到的是,就这样一副空架子,还能引起美国注意。在“瓦良格”号经过土耳其时,还被美国小弟土耳其给找理由扣押下来。为了帮助瓦良格号回国,中国还特地派遣了贺鹏飞前去谈判,没想到竟遭遇狮子大开口。后来中土两国就瓦良格号这一问题谈判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国还是在土耳其“死对头”希腊的帮助下,才将“瓦良格”号顺利接回。



04

巴比奇跟随“瓦良格”号的步伐,前往中国

其实一直以来,巴比奇就一直对没有能完成“瓦良格”号航母抱有遗憾。作为他曾经的建造者,巴比奇对待他的感情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一直在等一个重新启动建造瓦良格号的机会,但这些年来,“瓦良格”号已经由一艘巨型航母逐渐变成一堆废弃的铁块时,乌克兰政府也拿不出任何钱来。眼看自己心爱之作马上就要当一堆废铁卖掉。没有人比巴比奇更加伤心。



但是在新闻中,他突然得知中国竟要买走这个被拆得已经只剩下一个铁壳子的瓦良格号。于是他知道中国要建造属于自己的航母了,而自己将“瓦良格号”后续完成的机会来了。

于是巴比奇果断收拾好一切资料,向我国递交申请。在巴比奇递交报告期间,我国在航母研究上也陷入了窘境。现在“瓦良格号”已经被乌克兰拆得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根本无从下手。虽然我们拿到了瓦良格号航母的全部图纸,但是由于上边的文字全部是用俄语书写的,光翻译也要浪费一大部分时间。



就在中国陷入怎么处理“瓦良格号”的窘境时,巴比奇终于来了。因为他曾经是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虽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碰过航母建造了,但是从前留在身体内部的本能还在。在巴比奇及其团队的帮助下,大大缩短了我国吃透 “瓦良格号”航母图纸上的时间。

在巴比奇的帮助下,我国科研人员重新对“瓦良格”号的各项参数做了调整,“瓦良格”号也就此改头换面变成了属于中国的“辽宁号”航母。

2012年辽宁号,正式交付给了我国海军,用于实验、科学研究以及军人的训练等。



辽宁号

正是在巴比奇的帮助下,我国才能在短短十年内,在航母建造方面的技术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从0基础的小白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也有力地缩小了中美两国在航母建设上的差距。

2014年巴比奇又在山东政府的极力邀请之下,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做了一名外聘的乌克兰专家。其实我们都是分清楚,这位航母之父,又来我国航母事业出谋划策来了。果然2017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下水。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巴比奇我国航母事业就无法进步得如此神速,所以说他获得“齐鲁友谊奖”这个荣誉简直是实至名归。



05

巴比奇退休生活

已经将自己的梦想全部实现的巴比奇,现在也是个在家颐养天年的老头了。没事就出出书,开开讲座,平时在乌克兰定居。但是中国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也是第一时间赶到。

2018年4月27日,巴比奇就曾在山东政府的邀请之下。到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和山东交通学院给在校师生科普航母的相关知识。

在面对师生们各种稀奇古怪的提问,巴比奇也耐心的一一作答。



他还非常信任我国航空母舰事业的发展,因为巴比奇觉得在中国科研人员的身上,能够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他相信在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的航母技术终将跻身到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航母大国。

而我国对于像巴比奇这样的人才,一直持有包容和欢迎的态度。相信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被中国吸引,为中国的建设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总之不管是中国的航母事业,还是其他方面,在未来终将是一片光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