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辽宁舰威武雄壮的身影,在无垠的大海上破浪前行,宣示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雄心壮志。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瓦良格”号,曾经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旅程。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当年乌克兰为了帮助中国,竟偷偷把航母图纸藏在了“瓦良格”号的肚子里,上演了一出“暗度陈仓”,这是真是假?

据说为了拿到这至关重要的图纸,一位中国商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豪掷千金,还用惊人的酒量征服了乌克兰官员,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注册“空壳公司”

1997年的香港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的肆虐期,股市一片惨绿,曾经风光无限的富豪们,一个个愁得不行。

报纸上天天报道着公司倒闭、股价暴跌的消息,可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一个名叫徐增平的男人却显得格外淡定。

他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曾是原广州军区篮球队的,退伍下海经商,凭借着军人那股不服输的韧劲,硬是在香港的商海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金融风暴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真正让他热血沸腾的是路透社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乌克兰要卖航母。

那一年的10月路透社报道称,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打算出售一艘未完工的航母,名字叫“瓦良格”号,建造进度已经达到了68%。

那个年代,中国的海军实力还比较弱,能拥有一艘航母是多少海军官兵梦寐以求的事情。



徐增平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这航母对国家太重要了,他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它弄回来。

但是这件事操作起来非常棘手,一个国家去买另一个国家的航母,其中的政治敏锐性可太高了,尤其是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肯定会在暗中阻挠。

所以他必须得想个万全之策,既能把航母买回来,又能避开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形,他打算伪装身份,以商业目的为名义,偷偷地把航母买回来。

于是他火速赶往澳门,注册了一家名为“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空壳公司。

公司创立好之后,他就对外宣称要把这艘航母拖回中国,改造成一个海上超级游乐场,停泊在澳门附近的海域。



这个理由乍一听感觉有点不着边际,但仔细一想还真挺高明,它完美地掩盖了购买航母的真实意图,麻痹了美国等西方国家。

而且这个理由也和澳门的实际情况相符,这里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娱乐中心,搞个海上赌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六斤酒换图纸?

计划制定好了,接下来就是行动,徐增平带着他的团队风风火火地奔赴乌克兰。

1998年初的乌克兰气温达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冻得人直打哆嗦,但徐增平心里那团火烧得特别旺,为了把航母弄回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趟简单的商务旅行,而是一场“航母抢夺战”,想要和乌克兰人打交道,那不得拿出点中国人的热情来?



乌克兰人那也是出了名的好酒量,不喝个痛快,怎么显得出想要买航母达成交易的诚意?

关于徐增平的酒量,江湖上有着一个传言,据说在一次和乌克兰官员的宴席上,他喝掉了六斤白酒,几轮酒下来双方关系迅速升温。

酒过三巡终于该谈正题了,乌克兰方面表示航母可以卖但图纸不行,徐增平并不是对航母一窍不通,他知道图纸才是核心技术,没有图纸光有个空壳有什么用?



他据理力争,说他把航母买回去要改造成赌场,得根据图纸重新设计内部结构。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乌克兰方面终于被徐增平的“诚意”打动松了口,最终双方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其中包括了“瓦良格”号航母以及全套设计图纸。

不过航母的回国之路并不顺利,这么大的事情,美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从中作梗给乌克兰施压,试图阻止这笔交易。



更麻烦的是,土耳其也跳出来横插一脚,以这艘航母船体过大存在安全隐患为理由,拒绝让它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瓦良格”号被困在了黑海动弹不得,滞留期间徐增平需要支付高昂的停泊费、拖船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



每个月的费用高达数十万美元,徐增平为了购买航母已经投入了巨资,航母回不来,资金链眼看就要断了。

他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甚至变卖了一些资产,靠着这样的方式维持“瓦良格”号的日常维护和运营。



惊涛骇浪终于回家

航母滞留的费用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除了变卖资产以外,徐增平还借了不少钱,有人劝他放弃,说这航母就是一个无底洞,再投钱进去也打水漂。

但徐增平咬着牙说,只要航母能回来,他觉得自己个人损失点钱并不算什么事情。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多方斡旋下,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进来,和土耳其方面展开了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



土耳其同意“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但也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其中甚至包括中国要支付10亿美金作为保证金。

2001年11月1日,“瓦良格”号在多艘拖船的牵引下,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家的漫漫征程,在穿越地中海时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强烈风暴。

情况万分危急船员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好在风暴过后,“瓦良格”号奇迹般地重新被拖船找到,连接上缆绳。



经过长达16个月的艰难航行,跨越了四大洋、经历了六次海峡、绕过了半个地球,“瓦良格”号终于在2002年3月3日抵达了中国大连港。

当“瓦良格”号缓缓驶入港口的那一刻,码头上的人们沸腾了,欢呼声、锣鼓声响彻云霄。

徐增平站在码头上,看着这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家的巨舰,眼眶湿润了内心百感交集。



关于“瓦良格”号的图纸,其实后来中国政府通过正常的官方渠道,从乌克兰购买了全套设计图纸。

多年前那些“藏在船舱里”“喝酒换图纸”等等说法,大多是民间流传的逸闻趣事,艺术加工的成分还是挺多的,但无论如何,徐增平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结语

所以乌克兰真的把航母图纸藏在“瓦良格”号里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些江湖传闻听起来惊险刺激,但也只是故事而已,真正的图纸获取,远没有那么戏剧化,而是通过正常的商业谈判和交易完成的。

但绝对不能忘记徐增平这位传奇商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阻碍,把“瓦良格”号带回了中国,为中国航母事业的起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他没有上演“谍战大片”,但他对祖国的贡献,却比任何电影都更感人。

信源
《环球时报》 2015-01-20 港商揭秘买“瓦良格”航母内幕:购买时发动机已坏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1-22 “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