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光的一段视频展示了中国GL-6主动防御系统的测试情况,包括对抗无人机发射的火箭推进榴弹。高角度自上而下的攻击(攻顶)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构成了特别大的威胁,也对许多主动防护系统提出了挑战。这段视频还凸显了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在应对无人机威胁方面的潜力,包括机动能力特别强的FPV自杀式攻击无人机。



本文是美国《战区》网站的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Joseph Trevithick,由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由于本文作者为美国人,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所以部分认知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请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在分析从我国网络平台流出的照片后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2025年2月6日,GL-6主动防御系统的测试视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CCTV-7)播出后,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流传。视频显示,测试人员使用69式火箭推进榴弹,通过地面测试装置以及商用六旋翼无人机同时向装有GL-6主动防御系统的炮塔发射。其中一个片段显示,GL-6先是应对顶部威胁,然后迅速调整位置应对正面攻击。





GL-6主动防御系统的核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炮塔上的拦截弹发射器,另一个是用来探测来袭威胁并提示拦截弹发射器进行攻击的小型阵列雷达。全球市场上有许多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设计,例如经过实战检验的以色列拉斐尔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战利品”,都使用了拦截弹发射器和小型阵列雷达组合。



GL-6主动防御系统的拦截弹发射器设计允许在高角度下拦截自上而下的威胁。中国媒体报道称,该系统能够抵御反坦克导弹、步兵反装甲火箭、火箭推进榴弹、巡飞弹和无人机等空中威胁。



GL-6主动防御系统并不是最新产品,至少在2022年就已经公开展示过。有证据表明,该系统已经在多款中国装甲车辆上进行了测试,甚至已经投入使用。这包括99A型主战坦克和新型步兵战车,后者的官方名称目前还不清楚。GL-6主动防御系统还可以用来出口,包括作为VT-4A1主战坦克的选装配件。



由于反坦克导弹和其他步兵反装甲武器不断扩散所带来的威胁,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坦克和其他重型装甲车辆上越来越常见的装备。在这种背景下,各国还在努力增强主动防御系统的能力,应对自上而下的攻击以及常见的侧面攻击。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的BGM-71F“陶氏-2B”反坦克导弹,它有一个串联弹头,在飞越目标时会向下引爆。



敌军利用高地发动高角度自上而下的攻击也很危险,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顶部通常是其最脆弱的部位,即使在开阔的野外条件下,乘员对态势的感知能力也往往有限,特别是当他们为了增加防护而关闭舱门时。



此外,如前所述,新的GL-6测试视频强调了主动防御系统在应对无人机造成威胁时可发挥的额外作用。无人机,尤其是机动能力特别强的FPV自杀式攻击无人机,既可用于自上而下的攻击,也可用于低角度攻击。虽然无人机的威胁并不新鲜,但正在进行的乌克兰战争让这一事实深入人心。



中国显然已经注意到了乌克兰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开始研究如何增强自身无人机的能力,以及有效抵御无人机的方法。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媒体播放了许多视频,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FPV无人机进行的各种新训练。



说到为装甲车辆增加额外的防御能力,中国的各种类型装甲车辆上已经出现了所谓的“笼式装甲”。在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前夕,俄罗斯主战坦克上首次出现了“笼式装甲”,如今已经成为冲突双方的常见装备,并且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装甲车辆上。



有鉴于此,像GL-6这样的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仍然是为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增加反无人机防御层的潜在途径,其中许多车辆已经安装了这种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是对付反坦克导弹和其他步兵反装甲威胁,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本身也不是灵丹妙药,现代装甲车辆的设计是由不断发展的防御能力所决定的。



新的GL-6测试视频再次证明了,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仍然是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必不可少的补充装备,如果此类系统能够有效对抗无人机威胁并提供额外保护,这种情况看起来只会越来越普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