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月30日,四川资中县一男孩将鞭炮扔入井盖之中,不慎引发沼气爆炸。
现场多辆豪车被炸翻,估计损失不小。
事情发生后不久,警察很快找到了肇事男孩,男孩子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警局接受进一步调查。
受损的车辆到底谁来赔偿,各方的赔付比例是多少,现在还不清楚,可能需要等最终的官方通报。
不过从多方专业人士分析来看,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他人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在这个案例中,小孩是未成年人,因此其监护人需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若能证明市政或物业对下水道管理存在疏忽,如未及时检测清理沼气、无警示标识等,市政或物业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最后,若车辆违规停放是导致损失扩大的因素,车主自身也可能承担部分责任。
02
说实话,每一次看到这样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最害怕看到这样的一些言论:
学生假期没有安全意识,是不是学校也有责任啊,是不是老师没有教育到位啊?
不过这一次事件中,我到时还没有看到一些营销号说这样的话(可能我没有看到)。
为什么,每一次看到这样事件,总会想到“我们老师还要吃教育无限责任制的苦头”。
因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说的远一点,夏天的防溺水,很多地方放暑假了,老师是需要负责巡河的,还有一旦学生在暑假发生溺水事件,责任可能层层倒退到老师身上。
拿近的事情来说,2025年1月29日的一则关于中小学生燃放烟花的通报,引发热议。通报指出,在禁燃巡查中发现,多处有学生燃放烟花爆竹,因“责任压实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到位”,区教育局被全区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
估计教育局看到这样的通报,自己都感觉很冤。而接下来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倒查到相关班级、班主任。
03
前段时间看《走出的决心》,故事发展中,最震惊的并不是姜武饰演的父亲对母亲的所作所为,震惊的是吴倩饰演的女儿的态度转变。影片前半段,可以看出女儿还是体谅妈妈的,很多时候还是能够看到爸爸对妈妈毫无道理的压榨,也愿意出手帮助妈妈。但是在女儿遭受职场歧视之后,好不容易在物业单位得到了升职,想要大干一场,但是问题来了,孩子没人带啊,这个时候,还是只能牺牲妈妈(在之前妈妈想要自驾出去,已经多次被拒绝了),让妈妈带孩子,让妈妈顶上去。
在女儿潜意识中,从小到大,妈妈就是这个家庭中最弱势的群体。什么压力压倒自己身上的时候,无法转移,那就转移给妈妈。
“吃妈妈”变成了一条最不费力的事情。
其实,当各种社会舆情事件发生之后,对于各部门来讲,吃教育吃学校吃老师也是一条不费力的道路,因为教育可能是在比较下面的层级。
今天,学生放烟花,教育局被批评;明天,如果有学生闯红灯,是不是交警可以怪教育局宣传不到位?再往后,是不是连环保、治安、食品安全,甚至家庭教育都要算在学校头上?
仿佛批评教育,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而真正的治理,应该是各司其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