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春节期间,储户购买大额存单的热情丝毫不减。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客源,纷纷逆势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记者在春节期间观察到,有村镇银行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至3.05%。除了利率之外,如今储户在挑选大额存单时,也愈发关注提前支取的规则设定。

大额存单再受追捧

2022年1月23日,上海居民王乐在某股份制银行存入一笔30万元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55%。3年后,同一家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降至1.95%。“好在春节假期前夕,我从同事那里得知上海一家村镇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能达到3.05%,于是赶紧存了一笔。节后有其他同事也想去存,却被告知利率在近日已经下调到2.65%。不过,相较于市场上其他银行的利率,2.65%依然很有吸引力,同事最后还是决定入手了。”王乐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乐表示,以往其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大中型银行,但如今大中型银行的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只能将目光投向小型银行。在选择村镇银行大额存单之前,他会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和信誉进行了解。同时,他还从银行工作人员处得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最高偿付金额可达50万元,自己存的30万元大额存单完全在保障范围内。

每年春节前后都有不少储户的定期存款到期,他们急需寻找性价比更高的理财方式。

“春节假期前夕和最近,咨询大额存单的客户特别多,很多都是之前购买的定期存款到期了,想看看各家银行产品的最新利率情况。”上海某城商行理财经理李文表示,受整个利率市场环境的影响,多数大中型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降至2%以下,仍有不少储户愿意接受这样低的利率。

李文还表示,目前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实现“开门红”,吸引更多客户,不仅上调定期存款利率、发放积分、提供加息券,甚至还会为从异地前来存款的客户报销往返交通费用。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留意到,“寻找高利率大额存单”“春节前后哪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跨城特种兵存款”等话题的帖子讨论热度较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存款类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达152.25万亿,增长10.42%。其中,活期存款为41.82万亿,增长6.09%;定期存款为110.44万亿,增长12.17%。作为定期存款的大额存单,一度成为储户眼中的“香饽饽”。

谈及大额存单受追捧的原因,李文认为,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大额存单通常利率更高。例如,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1%,而大额存单利率可能达到1.5%。其次,部分大额存单支持部分提前支取,或可在二级市场转让。若储户有资金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应对,而普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可能全部按活期计息。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过去储户可能更看重其高收益特性,而现在除了收益,储户还格外关注大额存单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春节期间,人们手头上往往有较多的闲置资金,而大额存单作为一种相对安全且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自然成为许多储户的首选。此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股市、楼市等投资渠道风险较大,大额存单由银行发行,风险相对较低,收益通常又比普通定期存款高,所以更具吸引力。”江瀚表示,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大额存单利率,也是推动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储户更关注提前支取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储户选择大额存单的偏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储户在关注利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提前支取的规则设定。

王乐选择大额存单,正是看中了其易转让的特点,因为他的家庭对资金的流动性愈发重视。“在低利率环境下,储户会在不同银行间比较,寻找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很多储户自然会选择利率更高的银行。但在利率相当的情况下,储户就会更关注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规则的设定,以及是否容易转手。”李文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李文还介绍,多数大额存单支持储户部分提前支取,支取后剩余金额仍按原存单利率计息。储户有部分资金需求时,不用全部动用存单资金,就能继续享受未支取部分的高息收益;还有一些银行的大额存单支持在二级市场转让,储户急需资金时可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快速变现,避免提前支取造成的利息损失。

不过,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规则因银行而异。有的是靠档计息,按实际存期对应不同期限定期利率计算利息,可减少利息损失;有的则无论存期多久,都按活期利率计息,利息损失较大;有的银行限制提前支取次数,比如规定只能支取一到两次,以此保障自身资金稳定。因此,储户购买大额存单时,需要仔细研读产品条款,掌握具体规定。

在李文看来,尽管处于低利率环境,但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大额存单凭借其相对较高的利率、较低的风险以及灵活的转让方式,仍具有较大吸引力。在没有更多优质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很多储户还是会选择购买。

谈及未来大额存单利率是否仍会下调,江瀚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未来利率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等。如果经济增长强劲,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央行可能会采取加息措施来抑制通胀,这将导致大额存单利率上升。相反,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或面临下行压力,央行可能会采取降息措施来刺激经济,这将导致大额存单利率下降。“当然,还要考虑监管政策对大额存单利率的影响。监管政策可能会限制银行对大额存单利率的调整幅度或频率,从而对未来利率趋势产生一定影响。”江瀚说。

李文也预判存款利率将会进一步下降。随着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为优化负债结构,银行有动力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同时,在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时,银行揽储压力缓解,也会降低大额存单利率来降低资金成本。


汪青经济观察报记者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