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挺过2024年后,光伏产业终于在2025年开年迎来了一些好消息。

根据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数据,光伏硅料、电池片价格均在1月上旬迎来了久违地大涨,其中部分N型硅片和P型电池片涨幅高达20%,这样的表现在近两年的“降价潮”中可谓屈指可数。

不过,可惜的是在这次涨价势头中,只有中游冒高,两头依然难见起色,四大主材中最上游的硅料价格仍停留在底部,近两个月未出现明显变化;而作为终端产品、“风向标”属性最强的组件价格,1月初还在继续下探,随后也只是暂时止跌,未来走势仍扑朔迷离。


在1月8日InfoLink首次公布2025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时,硅片、电池片价格均较2024年12月底有可观涨幅,但组件价格仍在下跌

硅料:市场博弈激烈,价格未见起色

硅料方面,根据InfoLink公布的数据,致密料、颗粒料自去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相继跌到39.5元/kg和36元/kg后,截至今年2月6日,交易均价均未再变化,相较去年年初跌幅均接近40%。


不过,该环节的市场交易并不像成交均价体现得那样“平淡”,在春节前的两周内,硅料市场出现了激烈的博弈,成交最高价和最低价也不断变化。

根据InfoLink的分析,博弈的关键在于上下游的策略明显分化。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减产后,硅料厂家挺价意愿愈发强烈,但下游硅片厂大多此前已有较充足备货,再考虑到春节停产等因素,不愿付出更高价码采购硅料,买卖双方持续拉扯,交易价格区间有所浮动,但均价仍维持原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也表示,硅料企业自去年12月起就积极上调报价,但下游接受度始终较低,今年1月,硅料库存虽已出现了从上游到下游的转移,但存量依旧可观,该环节价格修复还需经历一段时间的库存消化。

不过,硅业分会也在近期的分析中对春节后的硅料行情寄予了较大希望,该机构认为,在行业自律稳步推进、多晶硅期货上市、春节期间下游原料囤货消耗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后硅料价格有望继续回升至相对合理区间。

硅片:价格率先上涨,迎来2025开门红

硅片方面,在持续减产、控价后,供需情况明显改善,最终推动了2025年开年的大涨行情。根据InfoLink方面1月8日公布的数据,当期各品类N型硅片价格较12月底均大涨10%以上,随后的一周,182*210mm尺寸的N型硅片还在继续上涨,虽然春节前后签单基本停止,价格未再变动,但市场对其节后继续上攻仍充满期待。

具体来看,截至2月6日,182-183.75mm尺寸的单晶P型硅片交易均价为1.15元/片,由于P型正处于被N型替代的趋势之中,交易相对平淡,价格也仍与去年12月底持平,去年1月至今下跌42.5%;182-183.75mm尺寸的单晶N型硅片交易均价为1.18元/片,去年全年价格跌幅达到50%,今年以来价格则上涨了12.38%;182*210mm品类的单晶N型硅片交易均价为1.35元/片,近期涨势最为“凶猛”,今年以来价格已上涨了20.54%;210mm单晶N型硅片交易均价为1.55元/片,去年跌幅最大,达到56.25%,今年以来价格回升了10.71%。


硅片价格的走强,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业对自律控产、供需改善能有效刺激价格回升的信心。不过,作为光伏供应链中的“中游夹心层环节”,硅片价格走势受上下游影响最大,在硅料、组件走势未明的情况下,这一环节也很难“一枝独秀”。InfoLink在展望中还提示称,该环节须格外关注春节后市场的动态变化,若硅片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促使企业调整排产计划,一旦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而提高稼动率,不排除节后价格反转下行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硅料、硅片在春节前的表现都堪称稳定,甚至出现企稳回升势头,但随着节后交易逐渐活跃,价格开始走弱,随后在二季度遭遇历史级的持续暴跌。

电池片:供需持续改善,价格终于回升

在硅片之后,去年电池片环节也开启了控产保价之路,四季度部分产品价格有回暖迹象,但未能形成向上突破合力。及至今年开年,该环节终于迎来普涨行情。截至2月6日,单晶PERC(182-183.75mm)电池交易均价为0.33元/W,今年大涨20%,已回到去年5月初的水平(去年全年该产品价格跌幅为23.61%,计入今年的回升,跌幅收窄至8.33%);N型方面,182-183.75mm尺寸的TOPCon电池价格去年大跌40.43%,今年开年至今上涨3.57%,交易均价为0.29元/W;182*210mm的TOPCon电池目前交易均价为0.28元/W,开年至今上涨5.66%;210mm尺寸的TOPCon电池目前交易均价为0.295元/W,开年至今上涨3.51%。


去年年底,电池片库存基本均被消化,再加之硅片环节报价大涨,电池片价格也被得以提升。P型电池片方面,受去年轰轰烈烈的N型替代影响,剩余产能较少,供应明显紧缺,短期内形成供需错配,价格也得以大幅提升。相比之下,N型电池的涨势更为平稳。

春节前,电池、组件产线按惯例在月中提前放假,涨势也就此暂停。在行业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况下,电池片与组件的绑定也日益加深,对于节后电池片价格能否继续上行,最终还需看组件的“脸色”

组件:光伏最难一环,年初价格仍在下探

组件是光伏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终端产品,其价格也最受行业关注。2024年全年,单晶PERC(182*182-210mm)组件价格下跌28.42%,N型TOPCon组件价格下跌29%,N型HJT组件价格下跌29.27%,各品类交易均价几乎都跌至现金成本线以下,以往“日进斗金”的时髦生意也变为了“亏本买卖”。

去年末至今年初,组件价格仍在全线下探,在InfoLink于1月8日公布的数据中,单晶PERC(182*182-210mm)组件交易均价为0.65元/W,较去年12月25日公布的价格下跌了4.41%;N型TOPCon组件交易均价为0.69元/W,较去年12月25日公布的价格下跌2.82%;N型HJT组件交易均价为0.85元/W,较去年12月25日公布的价格下跌2.3%。随后组件厂商陆续停产放假,交易价格截至2月6日未再变动。


不过,根据InfoLink方面的解释,年初公布的组件价格中,跌幅更多来自于2024年底的几日,各大厂商年底为冲击出货目标降低报价也较为常见。而仅就今年至今的情况来说,组件现货市场价格变化并不大。硅业分会方面则表示,组件环节进入一月装机淡季叠加前期库存偏高的情况,价格仍承受一定压力,难以像硅片、电池片一样向上突破

从节后的最新动态来看,组件环节也可谓喜忧参半,在2月5日公示的内蒙古能源集团3.5GW组件招标结果中,中标价格多在0.7元/W以下,最低中标价为0.661元/W,低价招投标的趋势仍在。与此同时,欧洲组件价格迎来久违大涨,虽然近年来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流向愈发多元化,但欧洲仍是最大市场,该区域市场回暖,也有利于光伏企业回血。

按以往经验来看,大多组件产线会在2月中上旬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状态,随后的价格走势也备受市场瞩目。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的调研分析,组件年后回暖步伐预期减慢,产线开工或有所延缓,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各大厂商对于该环节价格走势的判断也存在分歧,中小厂商考虑电池涨价推升成本,更多认为组件价格应随之上涨,头部大厂则认为组件仍存在供大于求问题,向上突破并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组件价格无法回暖,甚至继续下行,那么硅片、电池片的涨价趋势也很可能会就此终止。

春节前,光伏企业2024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20余家光伏大厂合计预亏近600亿,昔日有“光伏茅”之称的隆基绿能预计亏损达82-88亿元,该公司此前连续多年增收增利、2022-2023连续两年净利破百亿,但就在一年间,从净赚超百亿滑落至净亏近百亿。各家企业在披露业绩预告时也多数提及,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成交价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加之大量存货跌价处理,导致企业亏损。价格困境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能规模越大,经营亏损越多”的问题,截至去年三季度的A股光伏板块营收TOP5中,四家公司的年度业绩均预告大幅亏损,仅晶科能源预计仍有8000万元-1.2亿元的盈利,但这一数字也仅为该公司2023年净利润的1.1%-1.6%。一季度结束后,年报季即将到来,光伏产业的“愁云惨淡”已在预料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同期披露的一季度业绩能否有所起色。如果今年上半年产业链价格,尤其是组件价格仍不见起色,恐怕留给光伏厂商们的时间就真的不多了。(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