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收到你们的回复,我和孩子都很惊喜。”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检察院对马先生进一步反馈两处文保单位的整改情况时,马先生欣喜地说:“‘北魏六镇’之行,我们收获满满!”

“我是北京西城区一名高一学生,也是一名文保志愿者。今年8月初,我们去了抚冥镇故城址,发现东城北墙墙体遭到破坏……”2024年9月,乌兰察布市检察院收到一封信,写信人正是马先生的孩子小马。在信中,小马详细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抚冥镇故城址、察汗不浪古城遗址存在的保护不力等问题。

该院检察官立即与马先生取得联系,同时前往四子王旗和察右后旗,与当地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一起对信件中反映的两处文保单位相关问题进行核查。

位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抚冥镇故城址历史悠久,是北魏在北方边境设立的重要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北魏六镇”之一,于公元524年毁于战火。位于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的察汗不浪古城遗址,初步判断为元代汪古部一首领驻地,也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2024年9月27日,四子王旗检察院与该旗文旅局、法院联合发布司法保护令,为当地文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切实保护文物及周边环境安全。10月31日,该院就抚冥镇故城址保护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随即进行检查整改,及时清理故城墙体堆积垃圾并合理增设大型勾臂垃圾箱,在城墙与路口处设立保护围栏,进一步完善抚冥镇故城址围封工程和抢险加固工程计划书逐级上报,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并统筹编制保护方案,建立长效机制。11月18日,该院联合乌兰花镇政府对当地村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保宣传活动。

2024年9月中旬,针对部分农牧民在察汗不浪古城遗址保护区圈地养牛,却以“在自家牧场”为由不配合整改的问题,察右后旗检察院多次联合相关行政机关派员入户,协调当地苏木政府与村委会宣讲惠农惠牧政策,解除误会、打消顾虑。这些农牧民心服口服,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整改保护工作,并身体力行做古城的守护者。该院还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苏木政府沟通,在实地调查的同时,召开现场听证会。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先后在察汗不浪古城遗址保护区边界围栏加装12个实时监控设备,并与当地苏木政府对接配合,对牧民违规放牧行为进行规劝制止。目前,古城遗址保护区内不再有“圈地养牛”的现象。

“关心关注文物保护的广大志愿者,是我们开展文物保护监督工作的底气之一。”乌兰察布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贾志杰如是说。2023年以来,该院根据“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的公益诉讼线索,对境内战国赵北长城、金界壕等文物保护开展了监督工作。

- END -

来源 | 内蒙古检察

编辑 | 刘岩

审核 | 田骁

投稿 | tx3053911(微信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