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达到300种以上,养殖水产品人均年有量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而在我国的诸多沿海城市中,青岛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佼佼者,在这座城市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也有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而促使青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该地拥有水产养殖专业最好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大作为海洋领域的顶尖高校,其水产养殖专业为我国培育出非常多的专业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6名。



中国海大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始建于1946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经过近80年的发展与沉淀,该专业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建设支持。

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该校的水产养殖专业自然拥有寻常高校无法企及的优势,从办学资源、人才培育和科研成果产出方面,中国海大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非常突出的成果。



该校拥有全国唯一的水产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与科研设备非常充足。拥有专任教师49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93.8%,博士学位占比95.9%,无论是设备“硬”实力还是师资“软”实力,该专业都无可指摘,因此其成果输出与人才培养成果自然十分突出。

近5年,该校水产养殖学科主持各类研究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到位经费9000余万元,这些重大项目与科研经费是官方对其科研实力的肯定与支持,为其科研设备的购置与科研人才的吸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中国海大也并未辜负这份信任,稳定地输出建设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1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位),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0余篇。无论是科研产品还是学术论文,都对专业领域的整体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海大一直以来还聚焦海水养殖种子“芯片”,我国第一个牡蛎新品种长牡蛎“海大1号”就诞生在这里,长牡蛎“海大2号”、“海大3号”、“海大4号”、栉孔扇贝“蓬莱红3号”、“蓬莱红4号” 等优质新品种不断涌现,引领和推动了国家海水养殖业“藻、虾、贝、鱼、海珍品”五次浪潮,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水产养殖能力与水平。



除了两院院士之外,该专业其他毕业学生的发展前景也都非常广阔,学院整体毕业去向为73.1%国内外升学,26.9%直接就业,升学学生的典型高校除了该校自身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在该专业领域建设十分突出的高校。

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也多在高等院校、海洋系统的中央及地方科研、管理机构和企业单位中就职,例如中国海事局和农业农村部等。凭借该校的“国字头985”名号与“全国第一”的专业水平,学生们的升学与就业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成,更为方便顺遂。



随着国民经济能力与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对美食的消费水平不会再收到地域的限制,水产养殖专业的就业面也会越来越广。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能够给学生们的升学就业提供双高的平台,是值得学生重点选择的对象,对该校感兴趣的考生要加油咯!

关注“高考志愿说”,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