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决定共度余生,并且办理了法定结婚手续,然而成为夫妻都有段时间了,妻子却连丈夫的家门在哪儿都不知道……
这样奇葩的事情,你见过吗?
坐标河南省巩义市,贺女士母子俩最近被一件“喜事儿”整得茶饭不思。原本以为儿子结婚了,了却一桩人生大事儿,可是这婚结得很闹心。
据了解,贺女士的儿子今年35岁,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已经于6年前离了。眼瞅着儿子年龄越来越大,再不找个媳妇恐怕要一辈子打光棍儿了,于是委托当地媒人给说个亲。
很快,媒人那里传来好消息,在新乡那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母子俩不敢耽搁,马上跟着媒人到新乡相亲。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两个人一见钟情,互相都没有意见。
媒人办事儿也是干脆利落,直接告诉贺女士,给女方家拿18万彩礼(包括说媒钱),登个记,把媳妇领回家就能过日子了。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于是,贺女士赶紧筹措彩礼,第一次经媒人手给了女方14万,登记当天又将剩下的4万交到“儿媳妇”手上。
结婚证拿到手,贺女士心里踏实了许多,接下来就等着欢欢喜喜办个结婚典礼,然后一家人圆圆满满地过好日子了。
然而,“老婆”接下来的行为,让贺女士的儿子有些搞不懂了。
他说:“登完记以后,本来以为她会跟我回来的。突然她又说有事儿,不跟我回来。她说她要去给她闺蜜送车,到郑州以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这下可好,上午登记,下午老婆就不见了。而且直到今天,女方都没有踏入过男方的家门半步。
“从登完记就没有回来过一天,她现在甚至都不知道我的家住在哪里!”
更离谱的是,在登记后的第三天,新媳妇儿就给婆婆发去信息:“在不在?给我点儿钱吧,我钱都没存。”
已经结婚了,她连妈都不叫,直接问在不在,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但凡有点儿家教的家庭,就连五六岁的孩子都不会跟长辈这么说话。说话前先叫称呼,是当小辈儿的最起码的礼节吧?
刚拿到18万的彩礼,为什么又要钱呢?儿媳妇的理由是,她在外面还有4万多块钱的账,让婆婆给她转4万块钱还账……
不仅如此,她还双管齐下,又联系“丈夫”,要首饰、要零花钱、要买化妆品的钱。买了首饰,她才会回家。如果不接受也行,她可以离婚。不过,离婚的话,彩礼钱她只退回8万。
直到这个时候,贺女士母子俩才隐约感觉到,他们可能是被骗婚了……
“我是老了,心急,给孩子娶媳妇儿,结果叫人给骗走了18万的彩礼钱,现在人财两空……”贺女士无奈地说道。
儿子也感觉自己草率了:“着急,年纪大了,想有个家庭,所以没考虑那么多,现在都特别后悔。”
现在,贺女士只有一个愿望,如果女方确实不想跟自己家过日子,那就去办个离婚手续,把彩礼全额退回来。
那对于此事,女方又作何解释呢?
电话沟通时,女方表示,买首饰是男方答应过的,但到现在一直没买。
更重要的是,媒人介绍时,说男方是未婚,结果领证的时候,她才知道男方是离过婚的。
听到这里,贺女士的儿子急了:“媒人说过对方不要三金,而且她也结过婚啊,我也不知道她有孩子,要早知道她有孩子,当时我都不会和她登记。”
看得出来,俩人办理结婚之前,彼此对双方的了解都不全面。
对此,媒人表示,当时确实说好的不要三金,而且他也是登记时才知道女方有两个孩子。具体情况,他需要跟女方的媒人证实一下,当时到底怎么跟人家转述的。
贺女士的儿子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了,他现在只想让女方把彩礼退回来,把婚离了算了。
而女方则表示:“我的意思是继续过,把三金给我补齐,可以冷静冷静。”
目前,双方还在协商当中。
笔者以为,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女方到底是因为前面所述的那些误会和矛盾不回家,还是纯纯的就是个骗婚的。
如果是前者,事情已经办到这一步了,男方其实可以努努力,凑钱买个首饰,把媳妇接回家好好儿过日子。
但如果是后者,那就要果断采取措施,哪怕走法律程序,也要尽快要回彩礼,绝不能听女方几句忽悠就心软。若真是骗婚,就算你给了三金,还帮她还了欠账,等看到你榨不出油水儿来的时候,她还是会离家不归或离婚的,到时候损失更大。
并非笔者以小人之心度之,实在是现在骗婚的例子太多了,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大堆。而且现在骗婚几乎都已经形成一种产业了,有人专门儿靠这个方法“创业”,还有联合“媒人”组团儿行骗的,甚至有婚介所也在开展这项“业务”……
要说结婚临时起变故的事儿有吗?确实有。只不过以前是个别情况,现在来看,貌似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了。我去年写过的相关案例至少都有十几篇了。
所以,结婚是人生大事儿,不能草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操之过急,不要轻易玩儿闪婚。适当拉长恋爱时间。在对另一半的性格、品行等有客观全面的了解后,再决定要不要结婚,给多少彩礼的事情。
当然,杜绝骗婚现象,除了个人小心防范以外,更需要法律层面的支持。此前的案例中,有判退部分彩礼的,有判退全额彩礼的,这都起不到杜绝的作用,甚至反而会助长这种风气,因为骗婚者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笔者以为,如果调查清楚确实系骗婚,不仅彩礼要退还,还要赔偿被骗者的其他损失,同时还要针对欺骗行为进行处罚,甚至重罚。唯有如此,才能让人不敢再以恋爱、结婚等理由进行诈骗,才能扼制住这股风气。
结合言行推断,您觉得贺女士家的这个“儿媳妇”可能属于哪种情况呢?评论区聊聊。
码字不易,敬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