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黄老去世的举国悲痛,他是我国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4位总师之一,截至黄老去世,我国第一代研制核潜艇的4位总工程师全都走了



这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从左到右为:赵仁恺院士、彭士禄院士、黄纬禄院士、黄旭华院士。截止到今天,全部都变成了令人悲痛的灰色。回顾黄老在2017年最后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见到记者还饶有兴趣,拿起办公室的核潜艇教记者辨认。

黄老在记者采访中,回忆到他‬记忆‬中‬最深的那一次是‬1988年中国核潜艇开启的第一次深潜,黄老坦言那一次的深潜‬非常的危险。



坦言‬只有通过深潜‬中国核潜艇才算走完它‬研制的全过程。但是深潜‬的危险有目共睹,100多米长的艇体,在水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一个任何轻微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由于深知‬危险性,再加上受到到‬当时‬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129人‬寻回人亡的事故影响,导致工作人员人心惶惶,担心一旦深潜‬发生事故,就将命丧‬深海‬。

为了打消这种消极的情绪,潜艇上的政委多次给工作人员做心理疏导和辅导,悲观情绪还是比较高,甚至还影响到了工作,无奈地政委找到黄老坦言遇到的问题,64岁的黄老,听到这个事情之后立马召开会议表示会跟大家共进退,陪他们一起完成此次深潜。



深潜的工作人员听闻黄老的决定,都不同意黄老的举动,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黄老嘴上说着他对此次行程抱有百分之百的决心,希望大家能够相信他,但是黄老事后坦言他心里比谁都紧张。

在‬没有‬深潜‬之前‬,是‬黄老的妻子的一番话坚定了黄老的决心。黄‬老‬的‬妻子‬给‬他‬打气加油,称‬‬深潜‬当天,他必须下去,因为他是总‬工程师,必须‬为‬所有人的生命负责。在获得妻子的支持之后,黄老彻底下定决心和工作人员共进退



深‬潜‬当天‬所有人在核潜艇前进行拍照,合影留念,每个人都面色沉重。最终潜艇‬下潜到指定高度之后,所有人都绷着不敢发出声音,潜艇的钢板被水压挤压‬咔嚓的声音。

大家无暇顾及,全都高度紧张的完成数据记录工作之后,之后潜艇上升到安全高度之后,所有的人都安全了,我们的潜艇也经得起深海的考验,工作人员再也绷不住,有的人高兴的大喊,有的人则发出了伤心的哭泣声音。而在上岸之后,黄老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妻子打了电话报平安,妻子在听到她说深潜完成,平安上岸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电话那头痛哭起来



黄老坦言,自己经历过八年抗战期间见识了日本人的残忍无情,也见到了无数同胞被杀,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要救死扶伤。加入共产党之后,让他知道手术刀救的人有限,面对着当时国家的那种现状,他选择了“弃医从船”的选择,从‬1958年‬开始隐姓埋名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核潜艇。期间‬30年未回过家‬。

1988年的时候,他才回到了家里,别见到了自己30年未见的母亲,母子两人抱头痛哭,之后在家人的陪伴下,黄老站在父亲的坟前他跪下来请求父亲能够谅解自己的不孝



谈到自己的妻子,黄老坦言,虽然妻子和他同事一样工作,但是自己常年出差,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和自己从事同样出色的工作,还把家庭效力的井井有条。爱他的家庭,爱他的妻子在家里的所有人。

但是‬他最爱的还是自己这份坚持走过来的核潜艇工作‬,他‬称‬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工作,让‬他‬感觉‬自己‬此生没有虚度。



如今黄老猝然离世 ,让全国所有人痛心不已。黄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2月10日举行。

地点定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有网友拍到黄老灵堂的布置现场。



走进灵堂入目就看到沉痛悼念黄老的几个字高高的悬挂在灵堂的正中间,黄老获得共和国勋章那张照片当作遗照放在花海的正中央。

遗照前的巨型花海也别出心裁地摆出核潜艇的模样。象征着黄老一生为核潜艇事业做出的贡献。



工作人员也在加紧布置当中,虽然还未布置好,但是相关人员已经络绎不绝地前来和黄老告别。

我们也希望黄老能够一路走好,他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会让后人永世铭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