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市更新情况摘录,2025年将全力推进主城区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圆满收官。
城市更新——东湖片区新貌。张保林 摄
保定日报消息【摘录】:
触摸城市发展建设脉搏,可以感受到保定在逐步实现华丽蝶变。驻足回看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目标,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一座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理想之城、向往之城新姿展露。
稳健驭行
推动行业行稳致远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是住建领域的双辕马车,需驭之有道保其平稳前行。
全力推动45个“保交楼”项目、29415套房子按期交付,持续推进131个国家保交房台账项目建设交付,护航房市平稳健康发展。
着眼建筑业领域,《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21条细则为企业转型架桥铺路。创新举措频出,以新增企业入库、央企母子公司授权等方式,有效拉动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积极牵线11家建筑类央企来保扎根,3家落地开花。依托院校培育BIM技术骨干、装配式产业工人600余人,为智能建造厚植人才根基。
城市更新
重塑古城锦绣风貌
主城区城改稳步推进,一期、二期32个安置区全部交付, 三期21个安置区有序交付,四期9个村子协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圆满收官,建成15061套,建成率102%,位居全省前列。老旧小区改造成绩亮眼,2024年38个列入省定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惠及居民6400户。
突出项目建设,全力加速打造燕赵宜居县城。全市539个县城建设项目,2024年度计划竣工348个,完成投资618.72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476个,其中86个已竣工,累计完成投资901.93亿元。
民生为基
持续完善保障体系
改造后的莲池区五尧乡先锋社区焕然一新。市住建局供图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安居又宜居。
2024年,主城区3720余套公租房实物配租落地,成为低收入家庭温暖港湾。货币补贴与实物配租联动发力,为257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切实减轻住房负担。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融资8.6亿元收购1895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全国继武汉后第二个贷款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城市。
面对12179户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任务,市住建局统筹492支施工队、7700余名工匠参与其中,保障农户建房用工需求。组织311家建材厂商、举办15场“建材大集”,保障建材供应。严格落实“日通报、周调度、月检查”制度,剖析问题、提速重建。截至2024年9月30日,重建任务提前一个月收官,受灾群众如期回家。
绿色低碳
筑就生态宜居高地
口袋公园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场所。邱恩宇 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2024年,保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建筑节能领域深耕不辍。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全市竣工验收绿色建筑达1184.2万㎡,新建建筑百分百契合绿色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85.33%。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超350万㎡。
被动式建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273.2万平方米,集中连片建设被动式住宅小区10个,40万平方米规模住宅小区3个。2024年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44.7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定26.5万平方米任务目标,年度开工面积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装配式建筑产业活力四溢。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324.3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7%。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新建“装配式+全过程BIM”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山河城、城中村改造西马池村C地块、燕华城、电谷金融中心等项目装配式建造技术列入《河北省住建厅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案例(第一批)》。
2025年曙光已至,面向新未来,开启新征程。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艳峰表示,新的一年,全市住建系统将以建设“好房子”为目标,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构建我市“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基石。锚定城市转型目标不动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推进主城区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圆满收官。不断夯实燃气、建筑施工、房屋质量等各项基础安全,加强行业监管,压实主体责任,守住安全红线底线,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攻坚新颜值、决胜“十四五”贡献住建力量。
(摘录自保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