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墉曾说:
“人都有爱炫耀的毛病,当你在炫耀的时候,也正是你弱点显露的时刻。”
不可否认,虚荣是人的天性。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喜欢夸大其词,以此来营造一种高人一等的假象。
但炫耀的多了,就会招致反感、惹来非议、引发猜忌,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
“一个人越是掩饰什么,就越容易暴露什么。”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过分的自夸并不会增添自己的荣耀,反而会显得浅薄,让他人轻视。
人过五十,千万不要在朋友圈“炫耀”这3样东西。
1、过去的成就
曾在某次访谈中听梁文道分享过一个故事:
年轻时,他参加过一个学术会议。
会上有一位学者,发表过许多影响深远的论文。
于是茶歇时,梁文道上前谦逊地攀谈:“您取得这么多成就,太了不起了!”
那位学者微笑着回答:“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提。”
后来,梁文道在学术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中有的喜欢在言谈中不断提及自己的过往荣誉,有的则喜欢在名片上印满各种头衔。
梁文道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位学者的谦逊,以及他那种不沉溺于过去成就的态度。
有人稍有成就,便急于在人前炫耀;与人交谈,必提及自己的辉煌历史,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成功。
但叔本华曾说:
“炫耀自己的才华,卖弄自己的精明,只不过旁敲侧击地嘲笑别人愚钝和无能。”
真正的智者,即使功成名就,也不会将过去的荣耀挂在嘴边,反而会更加专注于当下的努力和未来的规划。
正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这是一种境界,更是处世哲学中的深邃智慧。
2、自己的财富
世上有这样一类人,总爱在人前显摆自己的财富。
手腕上戴着名表,车里放着豪车钥匙,言谈间不经意地透露自己又买了哪里的房产,或是投资了什么高回报的项目。
以为这样能赢得别人的羡慕和尊重,殊不知,这种行为往往暴露了他们的浅薄与虚荣。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
他们深知,财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所以更愿意将精力放在如何让财富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用它来博取他人的眼球。
李嘉诚就曾说过:
“如果你拥有财富,不要炫耀,因为财富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他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身家亿万,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从不张扬。
财富可以引以为豪,但不必炫耀。
炫耀只会让人显得肤浅,低调务实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3、自己的学识
身边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公司开项目讨论会,大家正为一个技术难题争论不休。
有位同事突然插话,滔滔不绝地引用了许多高深的理论,甚至还搬出了几位学术界大牛的名字,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
结果,一位资深工程师淡淡地问了一句:“你说的这个理论,具体在哪个实验场景下验证过?”
他顿时语塞,脸涨得通红,最后只能尴尬地笑了笑,草草结束了发言。
其实,他所谓的“精通”,不过是前几天刚在网上看过几篇科普文章,连原文都没仔细读过。
从那以后,他在团队中的威信大打折扣,大家对他的话也多了几分怀疑。
《论语》有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渴望展现自己的才华。
但聪明人,往往不会轻易炫耀自己的学识。
因为这既是对知识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
学问,是日积月累的沉淀,而不是被你拿来随意卖弄的工具。
满腹经纶又如何,关键是遇到实际问题时,你能拿出多少真才实学呢?
少一些夸夸其谈的虚荣,多一些脚踏实地的钻研。
低调一点,务实一点,才能走得更远。
收藏过一段话: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认识过什么人,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聪明人、活得通透的人,从来都不会炫耀自己,而是活得低调而从容。
而那些拼命炫耀和显摆自己的人,或许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
经历越多就越会明白:
人这一生,炫耀其实是一件很幼稚的事,谦逊低调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