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小白在购买翡翠的时候,
都只停留在翡翠颜色好不好看,
让他说出这块翡翠哪里好,
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
如何更深层次得去鉴别翡翠内部的好坏。
第一:看质地
翡翠界有句话:
“内行看种,外行看色”
种水,
是很多翡翠新手挑选翡翠时
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只聚焦于“色”
而忽略了“种”,
很有可能会选到种嫩的翡翠,
面临着变种的风险。
种,
指的是翡翠内部结晶颗粒的致密程度。
种好的翡翠,
内部颗粒结合得很紧密、
结构细腻,
光线更容易透过去,
显得整体晶莹剔透,
看起来水汪汪的,
可好看了!
而种差的翡翠,
内部颗粒松散,
结构粗糙,
光线也不容易透过去,
整体显得比较浑浊。
翡翠的“种”大致被分为4大种类:
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
其中,
玻璃种的致密程度最佳,
同时价值也不菲,
非普通玩家可负荷。
刚入门的翡翠新手朋友们,
选择糯种就挺合适,
豆种翡翠最好别买了!
第二:看颜色
“翡翠以绿为贵”,
几乎成了翡翠人的共识,
但翡翠并不仅仅只有绿色这一种颜色。
成分的些许不同,
都会造成翡翠颜色的不同。
常见的翡翠颜色还有黄、红、绿、紫等等。
在种水相近的条件下,
绿翡会比其他颜色的翡翠价值更高。
不过像种水比较好的紫罗兰
或者无色的优质翡翠,
其价值也挺高。
第三:看工艺
老话说得好,
“玉不琢,不成器”,
这工艺好不好,
对翡翠的价值影响可大了。
好的玉雕设计,
甚至可以达到
“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步。
工艺最关键的考核标准便是:
协调性!
如果是一颗翡翠戒面,
需要看它是否饱满大方,
整体形状是否协调。
如果是人物雕刻,
则需要看它面部五官的比例是否协调,
形态自不自然。
第四:看净度
翡翠是大自然的产物,
不可能像玻璃一样一点瑕疵都没有。
其内部难免会出现白棉、黑斑、裂纹等瑕疵。
瑕疵越少的翡翠,
净度就越高,
价值也就跟着上去了。
那些几乎完美的翡翠,
价值能到上百万、
乃至于上千万,
并且很少在市面上流通。
第五要素:看款式
一般来说,
素件:无事牌、戒面、珠子等
对于翡翠品质的要求会更高,
稍微明显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广受专业收藏家们的喜爱。
而雕刻件:山水牌、佛公、观音等,
在视觉和寓意更贴合国人的审美,
深受大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