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上,卢旺达与刚果(金)的冲突近来吸引了全球目光。面积仅2.6万平方公里的卢旺达,在与领土达230万平方公里的刚果(金)的军事对抗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这一结果看似意外,实则是卢旺达30年卧薪尝胆、多方面努力积累的必然。



2025年1月26日至30日,刚果(金)东部城市戈马爆发的激烈军事冲突,让这场原本不太受关注的地区矛盾迅速升级。冲突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至少700人丧生,2800多人受伤,且随着冲突的持续,死亡人数仍有上升趋势。卢旺达所支持的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该国东部加大攻势,短时间内占领了诸多军事要地,其中包括拥有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戈马,刚果(金)的指挥部被端掉,还损失了数千人,其雇佣的罗马尼亚雇佣兵也集体投降。截至1月底,至少13名联合国维和士兵在这场冲突中身亡,足见战役的激烈程度。

卢旺达这个国家,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存在感较低。它是中非内陆国家,极度贫穷,还曾发生震惊全球的种族大屠杀。1994年,80多万图西族和胡图族温和派遭到胡图族极端分子的屠杀。当时,保罗·卡加梅带领爱国阵线,历经艰难,最终击败胡图族武装,结束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000年,卡加梅被推举为总统,并成功连任至今。



种族大屠杀结束后,卢旺达面临着国内残酷的经济状况。全国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建筑物,失业率居高不下,整个国家陷入萧条与绝望。在这种困境下,卡加梅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他将目光投向中国,决定复制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功经验。他大力推行市场经济化,鼓励私有化、贸易自由化,积极引进外资,同时不放松中央政府的基本权力。在卡加梅的带领下,卢旺达的经济在战后取得了显着成就,常年位列非洲第一名,经济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这无疑是一个经济奇迹。

在外交方面,卢旺达走亲东方路线,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卢旺达不仅在经济改革上借鉴中国经验,在军事建设上也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2019年7月,卢旺达一支现代化军队正式对媒体亮相,令人惊讶的是,阅兵时士兵喊的口号是标准的中文,如“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齐步走”,行进中的口号“1234”也是中文。原来,卢旺达曾邀请中国派仪仗兵帮助训练其阅兵部队。中国应邀请派出6名战士,前往非洲训练2000名卢旺达士兵。不过,训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文化差异,卢旺达士兵此前处于部落制,较为懒散,缺乏教育,对高难度动作理解困难,也缺乏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但经过努力,这支军队最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卢旺达军队装备了诸多中国武器,这为其军事力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的武器装备性能优良、性价比高,适合卢旺达的国情和军事需求。例如,中国的一些轻型武器和步兵装备,操作简便、可靠性强,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在与刚果(金)的冲突中,这些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卢旺达军队凭借着熟悉的装备,在战场上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近战还是远程打击,都能有效地对敌方造成威胁。

除了经济、外交和军事装备方面的因素,卢旺达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略战术也是其取得优势的关键。经历过种族大屠杀的卢旺达人民,对和平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深知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卫国家和人民。这种强烈的信念转化为军队顽强的战斗意志,使他们在战场上不畏强敌,敢于拼搏。在战略战术上,卢旺达军队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磨合,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作战方式。他们注重灵活机动,善于利用地形和情报优势,采取突袭、包抄等战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卢旺达与刚果(金)的冲突背后或许还有其他势力的博弈。然而,卢旺达能够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上风,自身的实力提升是根本原因。30年来,卢旺达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和积累,使其具备了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

小国卢旺达“暴揍”大邻居刚果(金),绝非偶然。这是卢旺达30年卧薪尝胆,在经济改革、外交选择、军事建设等多方面不懈努力的结果。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通过自身努力和正确策略,可以实现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未来,卢旺达能否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能否保持经济发展与军事力量的平衡,实现长治久安,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即只要有决心、有策略,不断积累实力,小国也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