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微芯生物发布公告,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无效宣告请求受理通知书》的通知,南京正大天晴对西达本胺发出了一项专利无效宣告申请。这并非南京正大天晴对西达本胺的首次狙击。2024年12月30日,南京正大天晴对西达本胺系列的另一专利也发出过无效宣告请求。对此南京正大天晴告诉健识局:“确有其事,专利挑战是药企间的正常行为”。
微芯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围绕西达本胺布局了多项发明专利,最长专利保护期延长至2042年。即使上述涉及到的专利最终被无效,西达本胺仍然有其他专利进行保护。
但是南京正大天晴显然有备而来,短短一个月时间两次出手。正大天晴在专利挑战上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诺华、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药企都曾败在其手下。这次微芯生物面对的,也会是一场艰难的专利攻防战。
中国首个自研创新药被盯上
西达本胺,在中国创新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创新药的第一笔BD交易,主角便是西达本胺。
2007年,微芯生物以2800万美元将西达本胺license out给沪亚生物。2014年,西达本胺成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拿下中国新药领域首个自研并获批上市的原创项目称号。
靠着这款药物,2019年8月12日微芯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创新药第一股”。上市当天微芯生物开盘价一度达到125元/股,较发行价上涨超500%,这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创新药的力量。
上市十余年后,西达本胺仍然是微芯生物的拳头产品。据2023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微芯生物总营收为5.23亿元,其中仅西达本胺就贡献了4.6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近88%。
2013年,在西达本胺即将上市之际,美国亨特博士实验室公司就西达本胺化合物专利,提起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经过一番拉锯,西达本胺的核心专利权最终被维持有效。该案例被评为2014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但在2023年6月,西达本胺的化合物专利已经到期。为了尽可能拖延仿制药对手的进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微芯生物为西达本胺申请晶型专利、制剂专利、乳腺癌适应症专利和质量控制专利等,使得西达本胺仍然能获得良好的专利保护。
不过,这次面对南京正大天晴,微芯生物的措辞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微芯生物公布了通力律师事务所发布了一份法律意见:即使案涉专利最终被认定无效,不影响公司继续生产、销售、使用西达本胺产品,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专利无效之王”出手
在药物专利挑战方面,正大天晴已经多次成功。从2011年至2021年,正大天晴历时九年时间,成功无效了百时美施贵宝的恩替卡韦;2024年8月正大天晴成功将丹麦辉凌的地加瑞克两件专利无效,直指首仿市场。
尤其是此前在和诺华的交锋中,正大天晴不仅成功拿下依维莫司首仿,还成为中国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施以来,以“首仿获批+首个挑战专利成功”获得12个月市场独占期的产品。也是如此,在行业内正大天晴有着“专利无效之王”的称号。
此次面对西达本胺,南京正大天晴显然也是有备而来:既然西达本胺构建了专利网,那么就一件件挨个击破。
在短短一个多月内时间,南京正大天晴已经发起两次关于西达本胺的专利无效申请:2024年12月30日,南京正大天晴申请将西达本胺“一种E构型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用制剂与应用”专利无效;此次又申请将其“一种TRKA(G667C)和FLT3 靶点抑制剂及其与西达本胺的组合物”专利无效。二者都是微芯生物就西达本胺布局的系列专利之一。
按照这样的情况预测,未来南京正大天晴还可能持续出击。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微芯生物需要小心接招。
当然,专利挑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发起挑战挑战到真正尘埃落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像通力律师事务所提到的,即便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无效宣告申请后,还要经过申请人及专利权人陈述意见、实质审查等程序,才能最终对无效宣告请求作出决定。若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决定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微芯生物而言,西达本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断不会轻易认输。可以预见,南京正大天晴和微芯生物之间将会拉锯很长的时间。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