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磊 余星翰 记者 李子璇)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候鸟在淮安越冬的重要时间节点,近日,淮安湿地与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们记录到了一个庞大的小天鹅和灰雁“家族”混群,如此大数量的越冬记录非常少见,还有观鸟者记录到了稀见鸟类:蓝喉歌鸲和红颈苇鹀,让大家有了意外收获。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淮安的白马湖、高邮湖、洪泽湖湿地迎来了大量候鸟越冬,为了守护它们的安全,协会志愿者们也没有停歇,大家坚持观测巡护,为它们保驾护航。
淮安湿地与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余星翰介绍说,随着淮安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冬季到淮安越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每年他们都能记录到新的到淮安越冬的候鸟。今年春节期间,他们也是收获满满。
在白马湖湿地,协会志愿者左桂红记录到了一个庞大的小天鹅和灰雁“家族”混群,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的数量达到两百余只。“可能受今年淮安冬季温度较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今年小天鹅到达白马湖的时间相较往年推迟了一些,如此大数量的越冬记录还是非常难见的,而且还是和灰雁混群。”余星翰说,此外,在高邮湖湿地金湖段,志愿者李婧记录到了一千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豆雁,数量之多创造了该物种在高邮湖湿地的目击纪录。而在洪泽湖湿地,志愿者张尹记录到了两种稀见鸟类,分别是蓝喉歌鸲和红颈苇鹀,其中蓝喉歌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颈苇鹀则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珍稀鸟种。
“观测和记录只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春节的守护是为了保证这些候鸟不被打扰。春节前后是候鸟在淮安越冬的重要时间节点,但同时也是不法分子捕捉和售卖野生动物的高峰期。”余星翰说,志愿者们持续开展巡护和记录工作,可以有效地为这些珍稀候鸟在淮安的“团圆”保驾护航。春节期间,协会志愿者还开展了护鸟爱鸟宣传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护候鸟的队伍中来,为野生鸟类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