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伊朗新任总统多次释放出来的“愿意与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信号”,刚刚上任不久的特朗普终于给出了答复,那就是:要对伊朗实施一系列“极限制裁”的打击行动。
以妥协求和平,却迎来更加疯狂的打压
数月前,原伊朗总统莱希的座机在大雾中失联。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难搜索,最终确认的结果是“总统、外长及其他所有随从人员全部遇难”。在经过短暂的悲痛后,新的大选开始了。
新的候选人中,内贾德是伊朗前总统,以对西方强硬的姿态而闻名于世。佩泽希齐扬,伊朗前卫生部长,知名的改革派人士,他多次表示: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应趋于缓和,由此被冠以“亲美派”。
报名参选只是其中的一步,最终到底有没有资格参与总统的选举,需要由宪法监护委员会与内政部来给予确认。结果大家都知道:以强悍著称的内贾德的参选资格被拿掉了,第三次被“和谐”了。
而主张与美国妥协的佩泽希齐扬成为胜利者,并当选伊朗新总统。上任后,佩泽希齐扬首先恪守了伊朗前政府与俄罗斯、中国达成的各项战略关系定位,表示十分珍视与两大伙伴国的友谊。
与中俄关系的表态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伊朗在国际舞台能否站稳脚跟是离不开中国、俄罗斯在经济、科技、能源、贸易、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的。不管是谁当总统,表态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家关注的是伊朗新总统对美国的态度,佩泽希齐扬果然展示了“亲善”的姿态,在强调不会给俄罗斯输送武器的同时,高呼:伊朗必须全面拥抱现代文明,融入民主和自由的历史大潮。
要在国内实施民主化和市场化的改革,积极引入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伊朗还将积极与美国“间接接触”,并希望通过外交渠道推动美国解除对伊的各种制裁。
向往发展、自由、民主,是没有问题的。但西方国家给自己标榜的这些美好的词汇,不是早就被他们自己打破了吗?居然还有人主动给霸权美化,将自己国家推向民主与自由的另一面。
但他们等来的不是伊朗部分“亲美派”人士希望的橄榄枝,而是特朗普的威压,他责令美国国务院、司法部、财政部,还要协同美国的诸多盟友“对伊朗进行极限制裁”,甚至说要完全消灭伊朗的石油出口。
面对强权:以妥协求和平,是行不通的
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与美国、欧盟的综合国力相比,伊朗根本无法直接对抗。之所以能坚持到如今,是因为美欧没有彻底击毁伊朗的能源产业,于是特朗普第一波的制裁内容中就包括了石油及运输线。
目前公开的消息是:美国要制裁伊朗多家实体单位、公司、个人、船舶,目标是要打击并摧毁伊朗石油出口及运输国际网络;伊朗不是经常利用“影子油轮”来运输能源吗,也被美国找到了。
注册在塞舌尔群岛的好几艘油轮被点名制裁,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些油轮被制裁了,虽然是哈萨克斯坦注册的,但却干着运输伊朗石油的油轮,也被制裁……
拜登政府时期,印度人经常干着倒卖伊朗、俄罗斯石油的活,特朗普这一次的制裁中提到了这一点,制裁了Marshal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是印度人,说他唆使船员伪造货运文书。
与拜登及其内阁成员对印度的不听话,通常仅采用口头警告不同,特朗普一上来就开启了“长名单的制裁政令”,尽显霸权风采。除了准备扼杀伊朗的经济命脉外,还要联合以色列等国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这就是南生两天前撰文批评我国对美反制偏向“谨慎”,没有击中美国要害的原因。有的人讲规则,你退一步,他也会退一步。但有些人,只能是: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我们爱好和平,但对那些认为“既然你想着和平,不敢还手,就可以无限欺负你的人”而言,和平是相对的,而斗争是绝对的。
和平不是求来的,是通过斗争争取过来的!需要让对方深深地感到“欺负你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击毁他们试图利用“自损800,伤我1000”的阴谋诡计。需记住,和平是目的,而斗争则是和平的手段。
如今的霸权已毫不遮掩了,在索要格陵兰岛主权的时候,也展现一次了。如今,特朗普毫无愧色的表示:美国要接管加沙,而巴勒斯坦人需要搬走。比内塔尼亚胡更加的直接,就是要地,而不要人。
接下来就看伊朗如何应对了,是默默地承受自己的核心利益慢慢被削去,让自己的经济、产业、军事实力慢慢地削弱?若如此,等到极度衰弱时,结果可想而知。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分享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