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府献县戈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21年左右。按照族谱记载,始迁祖戈春自苏州府吴县北上京师定居,清初四世祖再迁献县丰尔庄村。历史上戈氏家族一部分人走上了仕途,另一部分人却沿袭家族专长,长期在钦天监任职,把专业研习家族化,把从业职务做到了极致,翻阅明清历法发展史,流传有“戈氏历”之说。

戈氏族谱中,四世祖戈承科任明清两朝“钦天监监正”之职,时为玄学界的泰山北斗,其校正的《子平渊海大全》木刻本传于世,另有13人在钦天监任春官正、博士、天文生、司历生等职务,随其从业无职务者虽无记录,也应不在少数。因戈承科功名,父亲戈守躬被皇家晋封奉直大夫,钦天监监正;祖父戈大化被诰赠中宪大夫,钦天监监正。戈氏迁到丰尔庄后的五位四世祖中,戈承科的四弟戈承光、五弟戈承荣、六弟戈承华均为钦天监天文生。另据景州《戈氏族谱》记载,另一支与河间戈氏血缘较近的高家庄戈氏一支,在稍早时期也有8名戈氏先民任职钦天监,其中戈近享于1580年前后任职明朝两京钦天监监正。可见戈氏任职国家钦天监的历史由来已久。河间《戈氏族谱》载,戈氏例在“钦天监”供职。始祖戈春之进京,或是投奔在钦天监任职的戈氏先民。社会上流传的“戈氏历”之说,从戈氏长期供职钦天监的事实来看,是有依据的。

那么,钦天监是什么机构呢,简单说,钦天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天文台。钦天监在古代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钦天监监正,正五品官员。准确计算历法时令和准确预算天文气象,对农业生产和皇家举行大事要事都非常重要,所以钦天监的地位特殊,直属皇权调遣。钦天监的任职人员,颇具专业性,有家族沿袭传授特点,有家族秘籍色彩,这也是戈氏家族有大批族人从业的原因。钦天监的专业研习和推算从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上也存在差异,皇家从历代实践中有所选择,戈氏家族的从业者算是脱颖而出,于是有了“戈氏历”之说,戈氏族人两任监正,就是专业实力见证。因为钦天监监正吃的是技术饭,不是靠阿谀奉承和金钱贿赂能做到的。

戈氏族人定居京师后,在北京永定门外东南十五里石榴庄东壹里余双庙村前建立“戈氏先茔”(现在丰台区南苑乡石榴庄村辖区、南四环北),戈氏先茔解放前尚保存完整。四世后,逢明清交替,在满清对汉人官员态度不明朗之际,戈氏家族迁居时献县丰尔庄,即今河北沧州“京丰堂”河间府献县戈氏。迁居丰尔庄后,戈氏再兴儒业,重返仁途,成为河间书香门第、名门望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