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华盛顿上演了一出"变脸"大戏。
特朗普政府前脚刚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抡起关税大棒,后脚就急急忙忙收回对北边两国的威胁。
这让我想起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小贩,先狮子大开口要价,等客人作势要走,又忙不迭拉住袖子说"价钱好商量"。
只是这次,白宫把国家间的贸易谈判玩成了街头砍价的把戏。
一、关税大棒的"三板斧"为何不灵了?
特朗普的关税剧本我们并不陌生。
2018年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他笃信"美国优先"的算盘能打得噼啪响。
可现实给这位商人总统上了生动一课:当中国对等反制时,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大豆烂在仓库,制造业企业为钢铁多付30%成本,消费者硬生生吞下物价上涨的苦果。
如今美国通胀高企,美债危机迫在眉睫,这记"七伤拳"还能挥得动吗?
看看这次墨西哥的反应就明白。
新总统辛鲍姆一边派警力到边境巡逻,一边在电话里跟特朗普谈笑风生,转身就把国内矛盾转嫁给美国。
加拿大更硬气,1550亿加元报复性关税清单甩出来,还贴心地附上扩大加征的"待定名单"。
这哪里是"屈膝",分明是在白宫台阶上铺了块钉板。
二、中国为何不接这个"烫手山芋"?
面对美方24小时内通话的喊话,中方的沉默格外意味深长。
八年前,当特朗普第一次祭出关税武器时,我们或许还有几分顾虑。
如今看着美国CPI数据,掂量着美债持有量,数着新能源车出口量,这份从容来自实力之变。
世贸组织的诉讼程序启动得有条不紊,反制措施酝酿得不慌不忙,像极了围棋高手面对无理手时的气定神闲。
《华尔街日报》列出的谈判清单堪称黑色幽默。
要求中国承诺不搞货币贬值?
看看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把多少国家逼到墙角。
要TikTok当"商业问题"处理?
不妨先问问1.7亿美国用户答不答应。
这些要价不像谈判筹码,倒像是给国内选民看的政治橱窗。
三、关税游戏背后的时代变局
白宫发言人那句"加拿大正在屈膝",暴露了帝国最后的傲慢。
他们或许还沉浸在"美国例外论"的旧梦里,没看见多极世界的晨曦已至。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墨西哥建厂,当东盟成为最大贸易伙伴,当金砖国家酝酿新结算体系,关税大棒早就抡不出"唯我独尊"的气势。
特朗普说"宁可不愿对中国征税",这话得反过来听。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美国超市里中国商品涨价10%,底层民众的餐桌上就要少块牛排;
中国若减少芬太尼原料出口,阿片危机就能让整个医疗系统抓狂。
这不是简单的贸易博弈,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生产链共振。
傅聪代表说得好:贸易战没有赢家。
但某些政客似乎永远学不会这个道理。
夜幕降临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
不知道那位热衷发推特的总统是否明白:21世纪的国际贸易,早就不再是西部片里的决斗场。
当中国能从世贸组织搬来裁判,当盟友开始用对等制裁反击,这套"极限施压"的老剧本,是时候改写了。
毕竟,变脸再精彩,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关税大棒再唬人,终究敌不过经济规律这双看不见的手。
看着白宫这场关税闹剧,倒想起《茶馆》里那句经典台词:"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特朗普的关税游戏玩到今天,既没能让制造业回流,也没填平贸易逆差,反倒让美元信用裂了缝,让盟友心里长了刺。
如今这出朝令夕改的戏码,不过是帝国黄昏里的一声叹息。
关税大棒挥得再高,终究敌不过时代的洪流——毕竟,21世纪的国际贸易,早就不吃黑帮收保护费那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