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西宁
恋爱擦亮双眼 警惕甜蜜陷阱
近日,法院审理、审结了一起已婚男性冒充公职人员通过婚恋软件与被害人建立恋爱关系,编造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钱款533384元,赃款挥霍,造成被害人严重经济损失的案件。
【案件简介】
2022年初,被告人张某某使用虚假姓名,并编造公务员身份,通过婚恋软件,与被害人白某某建立恋爱关系,之后编造不能刷公务卡、单位报销、修车、领导被抓退赃、垫付单位预付款、支付单位项目欠款、科室凑钱买防护服、垫付同事医疗费、补单位亏空等理由骗取白某某钱款共计533384元。2023年9月17日,白某某发现张某某已婚且无业,多次向其索要钱款无果,在联系方式被拉黑后,于2023年10月1日报案。
案发后,2023年10月18日、10月30日,张某某向白某某两次退赃共计3万元。2023年11月14日被告人张某某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赃款用于个人挥霍,未起获。
【裁判结果】
城西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被告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533384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张某某自动投案,并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案发后,退赔被害人损失30000元,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责令被告人张某某向被害人白某某退赔剩余违法所得503384元。
夫妻离婚并不会割裂父母与孩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夫妻关系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夫妻任何一方对孩子不再承担抚养义务。如果父母拒付抚养费,孩子如何起诉索要抚养费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案例,共同了解抚养费的相关法律问题。
田航远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
【法官说法】
近年来,在网络交友、手机APP上营造成功人士人设,利用对方着急恋爱、结婚心理,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后,以各种理由向对方索要财物,实施诈骗的案件多有发生。此类案件特征明显,被告人往往冒充公职人员、企业高管等身份,通过公布各种豪车、名表照片,健身、旅游记录,刻意营造丰富多彩的私人生活、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吸引异性“上钩”。一旦确立恋爱关系,被告人就会出现生意上的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卡冻结无法转账,亲戚朋友遭遇生病意外等各种理由急需用钱,要求被害人转账,得手后继续虚构理由骗取钱财,不能继续行骗则删除拉黑玩消失。
在此法官提醒,网络交友有风险,谈情说爱需谨慎。1.通过网络确立的恋爱关系,一定要多方核实对方身份,且避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2.涉及到投资、转账等钱财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各种理由索要钱款的,十有八九是骗子;3.交友过程中要充分观察,长期了解,谨慎交往,避免一时冲动产生的恋爱转账关系。
刊登于2025年1月23日《西宁晚报》第5版
编辑:苗 艳
审核:冯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