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的先进典型颁奖典礼上,某连班长胡子青为同是班长的任鹏旭献上鲜花,两人互敬军礼,眼圈泛红。
这两名班长的故事在营队被传为一段佳话。原来,从入伍训练到新兵下连,任鹏旭一直是胡子青的班长,可那时的胡子青却和“好兵”两个字怎么也联系不上。体能考核老是垫底,内务检查总被点名批评,原本想在军营建功立业的他心灰意冷。
一天夜里,因体能考核再度失利,胡子青躲在被子里无助地哭了起来。任鹏旭发现后,急忙来到他的身边,轻声安慰道:“如果你相信我,那就擦干泪水,用汗水证明自己!”也就是从那天开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为帮助胡子青提升体能,任鹏旭几乎每天都给他“开小灶”——下肢力量不行,就带着他做杠铃深蹲;上肢力量薄弱,就和他一起背沙袋拉单杠;耐力不够,就陪他进行有氧长跑……
几个月下来,胡子青的体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所有课目都合格了,甚至个别课目达到了优秀水平。初战告捷,再接再厉,胡子青很快完成了“逆袭”,成为任鹏旭抓日常训练管理的得力助手。
转过年来,随着一茬老兵退伍,某班班长岗位出现空缺,任鹏旭向连队党支部推荐胡子青。经过研究,并上报营党委批准,胡子青成为同年兵中走上班长岗位的第一人。当上班长后,胡子青没有懈怠,继续向前奔跑。那一年,他被推荐参加上级比武,因发挥出色被集团军评为“百名优秀班长”,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旅队组织的先进典型颁奖典礼上,胡子青邀请任鹏旭共享荣誉时刻。台上,两人紧紧相拥,胡子青激动地说:“没有你,我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你颁奖。”任鹏旭回答:“好!一言为定!”
约定既成,胡子青越战越勇,任鹏旭也不甘其后。原本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承想一次训练中,任鹏旭不慎受伤,不得不入院治疗。出院后的任鹏旭,运动机能下降,整个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班里的成绩也急转直下。
“看来是时候和自己的军旅生涯做个告别了……”一次闲聊中,任鹏旭向胡子青透露了退伍的想法,并说自己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伍六一,再硬的硬汉也不得不转身离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康复计划在胡子青脑海中成型。他购买了运动康复书籍,自学康复技巧;四处收集康复训练视频,自己试验效果;旅队组织专家巡诊,他积极请教康复知识,熟记各种手法技巧。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找到任鹏旭,坚定地说:“曾经的你没有放弃过去的我,如今的我也不会放弃现在的你。”
在胡子青的帮助下,任鹏旭各项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慢慢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在去年的一次比武中,任鹏旭顶住压力、不负众望,取得优异成绩,被集团军评为“百名优秀班长”,荣立个人三等功。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一对互助“师徒”,两名优秀班长。在二人的影响带动下,连队训练氛围越发浓厚,训练尖兵、先进典型竞相涌现,而属于他俩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
作者:赵 帅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开明
“等你超过我的时候”
“49、50、51……”这一天,伴随着战友们的呐喊助威,我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做着一个又一个“单杠卷身上”。
“你赢了!好样的!”就在此时,一个很有辨识度的声音冲入我的耳膜。我知道,说话者是李班长!此时,我想起了半年前和他的一个约定……
去年6月,新兵下连那天,连队组织班长骨干为我们这群新兵展示器械体操和技战术课目,当时李班长展示的就是“单杠卷身上”。
只见他矫健的身影在单杠上旋转翻飞,我站在队伍后面,心底燃起仰慕之情——多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样,成为“杠上飞人”。
彼时的我,由于新训时各项成绩都不突出,很担心没有班长骨干主动选我。好在后来我和另外3个同年兵一起被分到李班长所带的班。在自我介绍环节,班长看着我们的档案若有所思,最后面无表情地说:“尽快熟悉情况,融入集体。”
随后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似乎“不受待见”:战术训练,其他人动作不标准,李班长都会耐心纠正、及时鼓励,而对我,班长只会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距离满分还差多少”;体能考核,其他新兵从“0”突破到“1”,班长都会在班务会上表扬,而我的综合成绩超过部分老兵,他也就淡淡地说一句“还得继续努力”……
几个月后,营里组织建制班“单杠卷身上”小比武。作为最后一个上场的选手,我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可以为班里争得荣誉。不料做到一半时,右臂突然抽筋,我来不及反应就从杠上掉下来,扭伤了脚踝。我疼得龇牙咧嘴,心想:“这回完了,肯定又要挨班长批评。”
结果没想到,意料中的批评并没有冲我而来。只见李班长冲进人群,批评保护人员“不小心”,然后背起我就朝卫生队赶去。整个诊治过程,李班长没跟我说一句话。直到返回连队的路上,我实在憋不住了,才小声跟他说:“对不起,班长!我没给咱班争光……”
李班长轻叹了一声,语调平缓地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对你要求更高吗?因为我知道你想考军校。而只有军事训练成绩总评达到良好以上,才有报考的资格……”
班长的话,一字一句落进了我的心里,原来他在查看新兵档案时记住了每个人写的成长目标。明白了班长的良苦用心,我满怀期待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夸夸我?”李班长一愣,随即意味深长地回答:“等你超过我的时候。”
不久后,养好伤的我重返训练场,每做一次器械、每冲刺一圈、每多撑一分钟,在我眼里都是向班长发起的“挑战”。这不,我终于在“单杠卷身上”这个课目上超过他了!
作者:祁梓豪、刘小云
本文刊于2月7日解放军报06版
主办单位: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总 编:李静阳
主 编:田洪明
值班编辑:马 清、伍开舟
联系邮箱:82@netusb.net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