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华,于去年12月18日,在直播间宣布,要帮杨议解决师承问题。
从那天开始,杨议要拜师侯宝林先生,就成了曲艺赛道的一个热点。
能够一步登天,直接拜入侯门,这对于海青了几十年的杨议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侯耀华、杨议去祭拜侯宝林先生
先是侯耀华领着杨议,去墓地祭拜侯宝林先生,接着是侯耀华去河北拜访李如刚,让李如刚录制了证明视频。
再然后是杨议亲自去石家庄拜访老师哥李如刚。
截止到目前,杨议拜师侯宝林,就差摆知这一个程序了。
按照侯耀华、杨议的计划,是过了春节,等春暖花开之后,再举行摆知仪式。
杨议拜师侯宝林,因为侯宝林已经去世30多年了,杨议只能由侯宝林在世的徒弟代拉。
代拉师弟,也是相声界的老规矩。
侯宝林代拉马志明
马三立先生的长子马志明,就是由侯宝林代拉,拜到相声前辈朱阔泉门下的;像侯宝林的三子侯耀文,就是由李伯祥代拉,拜到赵佩茹门下的。
前有车,后有辙。杨议完全可以照搬马志明、侯耀文拜师的流程。
昨天下午,天津极品相声帮的班主钱城,在直播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钱城是魏文华的徒弟,他应该懂相声的规矩,钱城是这样说的:
杨议老师要拜师,要入侯宝林大师这个门户,要有正确的代拉程序。
钱城强调:
侯宝林、杨议
一定要程序正确,才能算拜师成功。网上有人说这说那的,他们都是外行,他们说了不算,我知道这规矩,我说了算!
钱城是充满自信,别人都是外行,别人说了都不算,只有他说了算。钱城接着说道:
首先,有充分必要条件,第一,两个师哥其中一个,杨议需要抱着侯大师的像,去到家里头,后面是师父的像,当着师父的像,前面坐着师哥,给师哥磕仨头,录下来,去第二个师哥那儿,当然了,这两个师哥,有一个行这个仪式就行。
隋意在旁边插话:“无论是贾冀光先生还是李如刚先生都行。”
钱城接着说:
但我感觉,李如刚先生的概率更大一点。贾冀光老师,也就是杨议去看望一下老师哥,拎一条鳎目鱼去,不行了两条。
杨议与李如刚
这个程序是必须得有的,后面是侯大师照片,师哥坐前面受你3个头,这个不是师哥受的,是师哥代替师父受的3个头。
为什么要录像呢?因为杨议拜师要摆知,严格来说,刚才那个仪式,应该是拜师摆知会上,师哥坐在当间,请上师父的照片,然后当着所有签了海底的来宾的面,当众给师哥磕这仨头。
可是,咱们碍于杨议老师的特殊情况,第一,有可能同行不到,第二,有可能师哥由于年龄大了,天气不好、身体状况到不了,只能是提前在人家磕好了,拿着视频在现场放。
这不算完,现场把师父照片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冲着照片再磕仨头,这个仪式才算程序正确。
侯宝林
隋意补充说:“鞠躬也行。”
钱城坚持道:
我建议磕头,因为杨议老师,你要想让大伙一点也说不出来的话,还是磕头为妙。
海底上面,只要落一个同行的名字,就算成功,哪怕上面只有侯二的名字都可以。师哥签一个,他签一个,俩名字够了。
这就算程序正确了,这已经是极简版了。
钱城最后喊话杨议:
钱城、隋意
你只能办得更完善,不能比这个再简略了,再简略,程序上可就不正确了。
程序不正确,你拜了跟没拜一样。
@兰石读书习字
:钱城是魏文华的徒弟,隋意是侯长喜的徒弟,他们都是有相声师承的相声演员。
但他们在直播间一直宣称,他们早已经退圈,所以他们经常是口无遮拦,语出惊人。
钱城、隋意称马志明为马大河,称侯耀华为侯二,无论是作为相声晚辈,还是作为年轻人,他们这样称呼马志明和侯耀华都是不妥当不礼貌的。
现如今,钱城又对杨议拜师侯宝林先生,指手画脚,说只有他的程序是正确的,只有他说了算,简直有点不自量力了。
我觉得,不管是杨议还是侯耀华,都不会把钱城看在眼里,更不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钱城指点杨议拜师?欢迎留言交流。